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马云卖画不必大惊小怪

作者:张瑞田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2417      更新:2015-11-03

 
       近两年,关于马云卖画的新闻特别雷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3年12月,马云“创作”的“马体墨宝”以242万元的价格卖掉。今年的10月,马云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桃花源》在香港的苏富比拍卖行以3300万元的价格卖掉。华西都市报热追马云卖画的新闻如此说道:“拍卖会现场异常疯狂,经过40多次的加价,最终以高价拍出。期间,甚至有人直接从360万加价到500万,随后又有人从900万加价到1800万······”
       不管是什么缘由,也不管供求关系之间的交易是否存在水分,总之,中国社会有马云卖画这回事。马云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脑袋好使,机会多多,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时人关心,领导注意。他以超一流的电商身份,觊觎艺术品市场,并且开门见喜,收获颇丰,即让人目瞪口呆,也让人叹为观止。一招鲜,吃遍天,巨商马云的卖画生涯,合情合理了。
       艺人比较自恋,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那些依靠卖画的收入支撑自己高消费的艺人,对马云卖画的事实很难接受,自然愤愤不平。其实,犯不上对马云卖画大惊小怪,也需要培养自己宽宏的情怀,别人好了,别人赚着钱了,心平气和才对。
       当然,我非常清楚艺人们,也包括其它领域的人,之所以对马云卖画“羡慕嫉妒恨”,理由并不复杂。马云卖到天价的画,技术含量,艺术趣味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既然缺乏卖相的画卖到了天价,有意见,有微词,有愤怒,有骂声,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们不明白,马云卖的画并不是画,而是一个公众人物的品牌,卖画的场合,也是马云的秀场,即使卖其它的东西,只要打上马云的烙印,均会产生奇特的市场效应。
       经济学早就告诉我们了,商品的品牌是商品价格的决定者,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支付认同与心理认同。一个貌不惊人的提包,同样可以在道路上奔驰的汽车,因品牌的高下,市场售价便有天壤之别。马云是中国绝对的名牌,他的“阿里巴巴”,他的“美国上市”,他的“日进亿金”,种种“高大上”的概念,诠释着这位矮小的中国人具有高耸、宽大的气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理与消费,产生了致命的影响。我深信,在当今崇尚财富与消费的中国,马云的粉丝车载斗量,任何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与当下的马云不可同日而语。马云,就这么任性。不服不行。
       这是马云卖画的社会基础,与之并行的文化基础也值得我们深思。马云是商业精英,他的商业帝国关联着众多的领域,他在举手投足之间,为许多机构和个人创造了发展的机会。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场,马云是核心,是总调师,总工程师,在调配商品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创造了众多的富翁。在领袖崇拜和权力崇拜的文化背景里,马云俨然是创业者和成功者心目中的财富神。如此的地位,如此的影响,他想卖掉的任何东西,均会被抢购。因此我说,马云卖画,不必大惊小怪。
       马云卖画业已成为现实,如果马云还有画在拍卖行出现,依然有这样的结果。画画的人,需要理性面对,那种见不得阳光的心态对艺术创作者而言不是好事,“怒伤肝,悲损肺”,平常心看待一切,幸福的雨露就会降临。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