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黄河口诗人部落》里的诗歌

作者:潘京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631      更新:2016-07-13

 
       在许多年前,黄河入海口地区有一部传播相当广的诗集《黄河口诗人部落》。书中的六位诗人都生活在黄河三角洲土地上,虽然经历不同,但诗歌却自始自终是他们用来表达自己心声的主要文学样式,这里的每一首诗都关乎着诗人们的心灵,关乎着人的精神,有着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最为冷静的审视和反思。


1


       诗人李志华是诗集中最小的诗人,1983年出生,14岁开始写诗,由于身体的缘故她一直生活在黄河下游沾化县内徒骇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她天性机敏,天资聪慧,使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生命的体验不仅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困顿而萎缩,反而形成了她超乎寻常的认知能力和特异的思想感悟。她在母亲的輔导下,识字读书,直到写出一行行的诗句来。她的诗,视角独特、意象奇诡多姿,时常发散着出人意料的神采和迷人的气息。她的语言充满着张力,一种超越庸常,弥漫在古灵精怪思绪下的诗句常常带着轻盈跳跃的变幻和色彩,令人无语。用诗人王桂林的话来说,就是她的诗不可解。总之,这是一个颇具天才特质的诗人。
       志华有不少以“雨”为题的诗歌,如《陪伴暴雨》《下雨天》等……也有着更多的涉及到“雨”的诗句,如《内息》中的:“一场大雨摸黑进入本地”;《维塔斯》中的“落叶奔腾 / 行雨仓促”;《平静的绝望》中的“我那么喜欢狂风暴雨”……
      诗歌《舅舅,我》是李志华诗歌里我很喜欢的一首,依然是在雨季,春天的乍暖还寒天气。诗中的冷色调是她诗中的常见的,创作手法和形式在她的诗歌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诗体短小、节奏充满旋律和乐感,音韵十分流畅:“舅舅那是在春天 / 屋檐长出一行眼睛 / 掉着泪 / 直直的 怔怔的 / 不尽的怨气 / 冷了一些 / 更冷了一些 / 哭湿我的手指 // 那是在给大地别上小松树的春天 / 舅舅 你伸出的手指 / 像琴键”。春天,那雨因为她些许清冷的心境变成她视线中的泪水,从“屋檐”的“一行眼睛”里“直直的”、“怔怔的”掉下,“冷了一些 / 更冷了一些”,这样的复句形式使整个诗笼罩在一种濒临窒息的情境里,直到那雨“哭湿”她的“手指”。
       诗歌的第二段第一句是一行相当别致的诗句——“那是在给大地别上小松树的春天”,这句诗在“舅 舅那是在春天”的诗句上再次反复出现,又不完全相同,进一步表明了这是一个怎样不同往常的春天,这种形式上的反复也使这首诗具有了音乐般的优美旋律,而动词“别上”的精彩运用更是产生了令人惊叹的效果,让我们在心底里久久回味!
       结句“舅舅你伸出的手指 / 像琴键”。像“琴键”的比喻让人产生了一种审美意象,舅舅的手指在她的视线里灵巧而富有美感,而且,正是舅舅灵巧而有美感的手指才使这个令人烦恼的雨季,变得温暖而亲近,也让这首充满了哀愁的诗具有了丝丝的暖意。
       “雨”的意象很容易表达一个人的情绪世界,有时它能够通过加重一个人的忧郁来缓解一个人的忧郁症状。因此,“雨”对与这个敏感的诗人来说似乎就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意象。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志华因着她的才智和非常的毅力,拥有了一个非常健康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吸引人的丰富,音乐、诗歌、书籍,甚至生活中的“劳作”……纯静的生活和充分的想象力是滋润她精神世界的丰富土壤,她的创造性思维为她突破自身的局限一次次打开了那些极富感染力的诗意空间。在这些诗篇中,那些关于爱情的精彩诗行,炙热而动人。有几分率真,有几分诙谐,还带着几分活泼与任性,充分显示了一个女性内心世界的多彩、自信、美丽和才情。如她的 《补偿》一诗:
       我要亲一亲你青青的衣领
       我要用郁金香一样肥胖
       金钟一样坚实的心脏笼罩你
       我要你给我无法比拟的宠爱
       要你在草莓上开一朵芍药

       在绿猫眼儿中索回那一去五年的秋天
       我要你为我流血
       我要你为我流血
       来对得起我空空荡荡的真诚
       就像诗人、评论家邵風華所说,“由于身体的原因,她的生命体验如此深刻而独特,她看问题的角度,她对诗歌的切入,她的随性之中带着尖锐的诗歌嗓音,使我们看到了一种真正从生命中直接长出来的诗。”的确如此。也因此,她的诗歌带有难以被别人复制的诗歌形态和音质。
       她的诗还具有一种非常古雅的精神气质,不厉不张,这一特征取决于她古典文学的素养与传统的个性气质,比如这首《补偿》中的第一句:我要亲一亲你青青的衣领,“青青的衣领”便是对古诗句“青青子衿”的化用,在这里,她以它代指了一个有才华并令她深深倾心的青年男子的形象,语句唯美而抒情,显出了一种别样的气质与才情。对古典词意透彻的理解和不着痕迹的使用,令她的诗歌具有了一种饱满莹润的东方式的审美意象。
       志华还有不少散发着可贵的理性光彩的诗歌,它们短小、轻盈,意象明确、所指清晰,如《那些树》:“我 是我 / 路过冬天的那些树 / 他们召唤 / 继而挥别 / 居然像手一样指引我上天 ”。但是,其中也有很多诗难以被我们真正地阐释和解读。那些奇特的、无穷变幻着的文字,带着淡淡的玄意和无限多意的可能,令我们产生一遍又一遍的联想......



       诗人、评论家邵风华不仅仅是六位诗人中最具先锋性的诗人,而且,就其先锋性来说,在黄河三角洲的诗歌界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这样的评价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他诗歌内容上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似乎没有一首诗是想以纯粹的艺术形式去面对和打动读者的,他的诗来自于他清醒地反观着的现实,每一首诗都暗含着坚硬的矛,直指现实。二是他的诗歌内容所洋溢着的理想主义光彩。尽管他的诗因为他的批判精神而充满冷峻、深刻、直接的特征,但他对内心世界极其坚持的追求,使他的诗歌在逼视庸常或反常的生命形式的同时,也极大地呈现了他的个人理想和追求。他的诗常常在形而下的描述中渗透出形而上的气质,具有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力。三是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理性色彩。一种为追寻人类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而写作的理性创作态度。
       邵风华选入的作品多为往年的创作,诗歌中带着个人人生修炼和对社会思考的印记。他的诗歌在当代肤浅的快餐文化阅读背景下很容易被误读。但当你穿越他的语言表层,你会发现他的诗歌往往有着深刻的、令人思索的思想内涵,那是他一以贯之的对人生、对社会、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思索和诘问。
       阅读邵风华的诗不可越过他的《晨起读杜甫》,这首诗几乎是诗人对自己人生价值选择的一个开宗明义的宣言,读过这首诗,你似乎可以触摸到作为诗人的邵风华那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杜甫,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穷其一生地在表达他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他忧患着这个民族,在这个民族的诗史上再没有谁能够超越这样宽广的忧患意识,把个人的命运与一个民族的命运通过诗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作为一个诗人,邵风华选择每日研读杜甫,这无疑表达出了他对杜甫诗歌精神的追寻与认同。“晨起读杜甫……不是因为我和他是一样的 / 无房户,遭到秋风的 / 暴力拆迁,我确认他 / 已经住进我的身体里……”他将像这个他崇尚的伟大诗人一样,走进现实,直面人生,为真实而创作。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他在时间上的急迫感,“……时间 / 从来就不像一条河那样流淌 / 它们四散奔涌,像阳光下的老鼠一样惊慌……”这是一个人在目标明确后,内心深处所特有的一种时不我待的时间意识。
       他在现实中不断地反观自我,“我内心总是空洞的 / 不被满足,习惯听命于那些 / 会流动的东西…… 被猎人围堵,被一条狗 / 追得无路可逃,那就晨起 / 读杜甫吧……”他在现实中不断遭遇困惑,而杜甫则是他抗拒被现实消解的一剂良方。
       他不想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城市的管理者,正在大楼里 / 开着权利的派对,隔壁房间里 / 已经准备好从政府宾馆 / 叫来外省的服务员,等待被临幸后 / 得到一个宝贵的事业编…… ”他“捧读杜甫以为日课……因为想起杜甫而戒掉了牛肉”从这首诗我们完全可以透视到诗人的精神羁旅。他是一个为内心的理想而写作的诗人。
       或许同样是生活在荒原的人,在成长中经历过相似的心路历程,我对邵风华的诗歌《大海》有着很强烈的共鸣。许多人可以把荒原当作自己人生的起点,在这里创业、建业、守业,最终在这方土地上安居乐业,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寂静的荒原却犹如一场冷暴力,使他们成了一群受内伤的孩子。诗人在《大海》中那样委婉地写下自己内心的感伤:在这里“有人试图举起大海 / 他得到的仅仅是一杯酒 ”、我们“与所有采摘棉花的少女 / 谈论起纯洁、温热的爱” 、我们“有一个残缺的青春 / 与此地的荒凉难以割舍 ”。写出“与所有采摘棉花的少女 / 谈论起纯洁、温热的爱”的诗行,得用怎样的心灵才能感悟得出那人生况味。在这唯美的意象之下,究竟深含着怎样不忍回首的酸楚呢?有多少人能够体会“我们有一个残缺的青春 / 与此地的荒凉难以割舍”的情愫!但是,就像诗人所言,不论我们多么“起伏不定”,“我们都是平原的孩子 / 永不会忘记大海”。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类理想的爱情境界,也是我们祖先的精神家园。然而,一个“只有‘艾滋病’把爱传遍天涯海角的时代”,还有多少关于爱情的神话?一个“只有‘艾滋病’把爱传遍天涯海角的时代”,又是一个怎样荒诞的时代?
       “在陌生的街道上 / 没有人敢牵手 // 你红着脸 / 呼吸着快乐。秘密的快乐 / 有多么残忍 ”(《只有‘艾滋病’把爱传遍天涯海角的时代》)、“两个三百年前的人物 / 不再适合人间的繁华”。(《在苏州:送小梅》)
       “太阳升起来了 / 再也没有 /圣徒一般的庄严 // 其实是 / 我一直梦想 / 做一个前程远大的坏人 ”。(《郊外》)
       在《哀新年:给马雁》一诗中,诗人透过对死亡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社会非常现象的厌恶:“想想那么多人 / 挤在一起,暗淡,陌生 / 他们的体味多么叫人绝望 / 在另一片天地里,死亡 / 不再被称作大片。一个来了 / 不必露出牙齿微笑;另一个走了 / 也无需挥手表示告别......”
      诗人具有的先锋性诗歌语言和批判精神,使他对现实世界所作的描绘,具有了超越一般诗歌视阈的眼光。这种书写不单单是为了实现“文以载道”之中的那个“道”,它同样也显现了诗人之所以为诗人所特有的赤子情怀和使命感,诗人王桂林在诗歌《诗人:给风华》中写道:“不只是明月湖夏日的夜晚 / 栈桥上漆黑的栏杆,不只是 / 湖水中幽暗的光亮 / 记住了你的心酸.....”或许是命运使然,也或许是时代的选择,他殉道式的生存抉择,使他更加清醒地面对着社会现实。他的诗因他特立独行的人生道路更加犀利,他的语言因他的认知深度更具批评精神。这种精神,使诗人清醒而非麻木地行走在经过虚饰的假象里!


3


       一匹白马此刻正经过我的身体
       像逝去的岁月一样洁白
       一匹奔跑的白马
       踏碎了我心中一段薄冰似的空白
       迎面而来的白马
       它的眼睛像蔚蓝的湖水
       像深邃的未来
       吸引着我
       它的一声嘶鸣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而此刻这匹奔跑的白马
       正从我的心田中嗒嗒远去
       我就像一位没赶上这匹白马的英雄
       隐名埋姓
       转身回到自己蠢笨的身体
       转身回到城市里编号的房间
       因为刚刚扛完一罐煤气
       而喘息不已
        ——《消失的白马》
       诗人长征这首《消失的白马》我已读过多遍,它所呈现的想象力、唯美气质和无法言说的神秘气息令人着迷,使人在阅读一始便能感知到他内心世界的丰沛与坚实,他对生命诗意的把握和表述令我侧目。从某种角度看,长征是一个颇具浪漫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诗人,抑或是说是一个颇具现实主义精神的浪漫主义诗人。这个看法,在我阅读完他的全部诗歌后,更加确信无疑。长征的诗歌,常以神奇、浪漫而诗意的幻象抵达他对自然、现实社会,以及内心不同层面的思索。他时而由感性的玄想进入理性的思辩,时而由混沌的大像潜进冷峻的现实,以一种不同凡响而又不失氤氲的笔触呈现着生命的熠熠辉光。诗中唯美的意象,在他的笔触下,浸满古老中华的文化气息和东方人特有的哲学玄想。
       从精神的翱翔奔腾,跌入无法逾越的现实,是一个现代人常有的、充满困惑的生命体验和成长历程。诗人凝神倾听着心灵深处的神秘召唤,感受着生命在自然、社会与历史的时空中的神奇律动。在《完整的诗稿》中,依然是那匹奔腾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白马”隐现在诗人精神的天空,在穿梭迂回中,在停顿与坚持中,诗人完成了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找到了以诗歌表达自我的路径,“雪花的泪水怎能是我的泪水 / 我的泪水怎能是你的泪水”,“我不能回避揭开雪后的世界 / 以及它带给我的惊讶”,诗人没有跟随白马“遥远的尾巴”,最终使灵魂突围“黑暗”,找到了通往现实的直面人生的自信和力量。在《到达生活》一诗中,诗人宣称“我就是要来到你们中间 / 我的到来就是这样/ 一种局面——”,我“就是雪白的墙上 / 楔进一枚顽固不化的钉子” 。在深入而彻底的自我精神剖析中,诗人自然而然地触及到了人类深层的精神底色,我们也渐渐在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一种欲为人类代言的勇气。
       诗人最具思想力度的代表作是他的《瞻望》《丰收》和《铁》。它们的思想内容触及到当今世界所普遍关注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与未来的话题。《丰收》是一首短小而深刻的诗,语言简洁,却充满警醒:“始料不及的丰收 / 形同一场浩劫 / 给村庄带来骚动和恐慌 / 希望的黎明中 / 牛低沉的沉吟......”、“秋天果实累累的庄稼 / 敌视着梦中仓皇的人民——”“丰收”成了一场“浩劫”,成了一场敌对和骚动。人类对大自然的贪婪和盲目索求,最终给人类带来的不是祥和与憧憬,而是一场难以预料的恐慌。《瞻望》的描写不动声色却达到一种石破天惊的效果。在诗中,诗人把人类的婴儿与磨碎的麦粒、抽筋的橘子、剁碎的雄鸡、敲开脑袋挖出脑浆的猴子一起摆放在人类杀戮的视线下,令我们的心灵在遥远的“瞻望”里不寒而栗。《铁》的意象构成了人类开阔的思维空间,铁,在人类的手中锻造梦想;铁,在世界的梦想中编织厄运。诗人疾呼民族的良心:“民族 / 你再不要多说 / 无言的铁 / 就是你最好的沉默 // 你要做宁折不弯的铁 / 你要从金子的梦想 / 更多地倾心于铁的梦想”、“让沉着的铁热泪盈眶 / 让堂堂的铁长出儿子的脑袋来 / 让轻盈的铁从我们掌心飞向纯粹的月亮”、“哪怕向着废铁走过去 / 哪怕让我们怀抱着废铁/ 走向没落”。这些诗篇构思奇特,思想深刻,是对生命价值最深沉的反思和诘问!
       研读长征的诗,我们无法绕过他的《习经笔记》。《诗经》是汉语诗歌源头,系列诗篇《习经笔记》是诗人对远古诗歌渊源的一次盛大回顾和寻美的旅程,就如诗人评论家房伟所说:“在消费时代,如何链接传统诗歌文化资源,并与新诗的现代性整合,无疑是急需做、但难度很大的工作。”诗人对诗歌源头的梳理,对诗经时代背影凄神怅骨的哀思,构筑了诗经汤汤大河般的鸣响。尽管在现实的变迁中,远古的诗情,昔日的华彩,已成为抽打现实梦想的“鞭梢”,但诗人依然在东方似的玄想与禅悟中、在短暂与永恒的遐想中,向它回首致意!《习经笔记》共72首,它的创作历时7年,这是一次对中国传统诗歌在当代文化视阈下的一次美学审视,表达出诗人对古典诗歌在当代渐弱的深刻思考和沉郁心境。
       2014 年,长征的《习经笔记》登上了泰山文学奖的高峰。评委会给予《习经笔记》的获奖评语是:《习经笔记》以《诗经》作为精神文学脉络和框架,构架起一个属于诗人自己的诗歌世界,其中有诗意的解读也有诗意的发现,有古典情怀的释放也有现代情感的抒发,有质朴的生活细节也有形而上之思,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资研读与思考的契机,表现出沉着、内在的艺术先锋性。王长征说,在这个系列里,他使用了一种与人的心灵匹配的语言形式,其意在看一看诗歌的源头《诗经》流传下来的传统,是这个时代存在的重力,能在多大程度上担当着当代人的精神。
       “光已经一寸寸离去,一村村一城城离去……/ 你看着光一点点消失,你看见隐士如黄鹤袅袅而去,你看见宰相如鲜花落下,把死亡付诸东流,你看见大臣如玉碰碎在廊柱前,美人云霞般的容颜忽然变得枯黄……/ 多少年后我还在翻阅这诗歌的经卷 / 它浩瀚东流 / 却飘荡着落叶般的字句——”(《习经笔记之六:日食》)。面对那消失的美丽背影,诗人空余怅惘。《习经笔记》对历史、现实、生命富有哲理的表现,体现出了诗人所具有的对传统与现代诗意的整合意向。诗人与文本、时代、读者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诗中的意象体系建构了一个全然地向内指涉的意义范畴,千头万绪、彼此纠缠的诗意深深地沉潜于历史的深层,却又获得了言说历史、关照现实的精神力量。在一个物欲颠倒一切的时代,还有谁一如既往背负着这惨淡的光影在生存的乱象中,西绪福斯般地郁郁独行呢?面对苍茫浩淼的历史,纷杂复沓的文化,在充满可能性的现实中,诗人执着地寻找着诗意的人生与梦想的天空。曾经听朋友们谈起过长征和他的诗,说他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着工作,却不断地写出那么好诗,实在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就像风华说他:“仿佛是一个打入世俗生活的特派员”。
       如果我们把《黄河口诗人部落》这部诗集放在世界诗歌的背景下阅读,长征的诗歌无疑具有着与世界诗歌对话的潜质。作为一个自称是“三种时间的人物”的人,他在现实中沉淀,在精神中瞻望,在历史与现实的长河中徜徉。他对社会与自然问题的思考,对人类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的展示,对古典文化精神的追溯和浩叹,以及他诗歌中所具有的那种中国式的审美意象和玄幻色彩,必然会使他的诗歌在一个更开阔的文化格局之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与共鸣。


4


       第一次阅读刘萍,是在张爱珍女士那篇洋洋洒洒的万余言诗评里。从诗评中,我知道了刘萍是一个美丽,而且早慧的女诗人,她是我所熟知的黄河三角洲知名作家刘乐艺的女儿。她的第一部诗集《爱人与房子》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曾经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那是她在18岁至22岁时写下的。至今仍然有许多评论者认为,那是她现在的诗歌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
       在阅读了她的全部诗歌后,我感到,高低之论对于刘萍本身来说或许是一个最不具有意义的结论了,因为,她的诗歌自始至终都是她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禅悟。这些诗篇与她的生命交织着,互释着,构成了她与众不同的审美视点,也构成了她独特的诗歌意象。
       她的早期诗歌,呈显出了一个少女对于诗歌近乎痴迷的热爱,那是一种把自己囚禁在诗中、无法与现实世界沟通的封闭世界。或许,是她的早慧让她感知到了自身和诗歌的美好,而这种美好,在荒原里,在贫瘠的文化时空里,给予她的却只能是一种难以释怀的忧伤。谁能读出她读出的诗与诗样的生命里的美好,谁能替她护卫她护卫着的生命中的那份诗意呢?她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着她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深处的深深感伤,犹如一个深陷于忧愁的“病人”。她写下:“白颜色的诗的尸体睡在地上/像雪/像月亮/像白玫瑰凋零的花瓣/ 饥饿的诗人/搂着她饥饿的诗/我没有财产/没有事业/ 我迷失在自己的宗教里 /终于放声大哭”的诗句(《殓歌》)。这是一种怎样的歌唱,如此忘我、纯粹,直抵灵魂深处。那生动的直白,犹如浸润着生命呼吸般的语言,像暗夜里的星光,让眼前的荒原世界发出耀眼的光芒。诗中“诗”的意象那样强烈,那是与世俗、与大地上的荒芜、与一切物欲相佐的一种“悲剧式”的抗争,那么柔弱,那么绝望。而在那冰冷的光影中,燃烧着的分明是诗人对美好诗歌之境的挚爱。
       在荒原,在一个文化空气稀薄的地方,如此清澈、凌冽的歌唱,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在这本诗集的前言里,诗人、评论家唐晓渡这样评价,“刘萍的诗本质上是一个被幽闭的精神时空的产物。它们像是一脉脉透隙而出的间歇泉,不时报告着期间生命和死亡的信息。”是的,她生长的时代、环境,她天性中的敏感,她的天赋才华和执着,决定了她生命的起伏和心灵的动荡,也让她发出令人心动和颤栗的声音。“我们来世界做客/然后回去/请你/透过薄雾/透过我的泪水/看我”。这就是年轻时代的刘萍,她像一个“诗囚”,拒绝了一切外界纷扰,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牢牢地禁锢在诗歌的形而上境地,并为此复出了一个少女所能付出的全部情感。
       这部有影响的诗集之后,相隔20年的漫长岁月,诗人于2012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信仰》。《信仰》中的许多诗篇同时被选录在《黄河口诗人部落》之中,这是继第一部诗集之后她写出的又一组颇为精彩的诗篇。经过20年的生活积淀和人生沉潜,诗人穿过生命的重重迷雾,不断洞悉生活的本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组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自信,对信念的从容。
       在这组诗歌里,我们感到了一种快乐的情绪,一种生命的愉悦,就仿佛沐浴在明媚三月里的溪流,快乐奔腾,一路欢歌!没有任何羁绊,笔致飘逸而洒脱。一种伴随着心灵的苏醒激越而来的诗情跃然纸上!那么多和春天有关的诗题:《早春》、《春分》、《这个春天》。那么多和春天有关的心情:“这是个奇怪的春天,我身体里的一切/都开始晃动。”这里写下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春天,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春天:“我醒来了。体内一百个我 /同时醒来了——/....../我的耳朵醒来。心醒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复活》)诗人沉睡的内心在春风吹拂中醒来,按捺不住喜悦和欢畅,一个个跌宕起伏、令人砰然心动的瞬间,就像早春的河水一样,从远方奔涌而来。而她——这个有着美丽和沉静面孔的女子,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她对诗歌的纯粹与信仰。“夜里,我从这世界/摘出自己/像从苹果树上/摘下果子//我站在黑暗的枝头/干净,纯粹,如同一小朵/ 新生的火焰//夜里,我摘下满身叶子//再不叫它们相互打量/彼此猜疑”(《夜里》)。新的诗歌,有了更多的自信与从容。
       并未盛装出席,但她仍然希望
       在走近的一瞬,他看见的是她的美丽。
       这样的奢望是否过分,她在镜中端详。
       拒绝多么容易,抵抗多么艰难。
       她不挽留今生,她是在等。等到有一天,
       山顶积雪停不下哭泣,结冰的海止不住波浪。
       哑巴唱起歌,石头变成水。
       北极和南极十指相交,星星在暗中
       聚集光芒。
       她在小小的院落梳妆,满院芬芳
       对着一口古井。她坐在井沿梳妆,
       斑驳的牛角,梳一下,是白天。
       再梳一下,是夜晚。
       漫漫长发是一个世纪。
       他什么时候进来的?门什么时候打开?
       也许门从来没关。也许门根本没有。
       一朵微笑打开另一朵微笑,
       一片雪花盖住另一片雪花。
       今生还未停下,来生已经开始。
        ——《梳妆》
       如此缠绵的内心情愫描述,仿佛能够触摸到心的跳动,血液的温度。这首诗是写给久别重逢的诗歌还是写给恋人的?诗歌和恋人,在她的作品中一直是两个相互混淆又引人猜测、遐想的意象。在这首诗里,有一种牢固而端庄的爱情,有一种执子之手、生死契阔的意味。有时,她似乎把诗歌当成恋人的形象在进行描摹和勾勒。她在诗歌里的纵情欢愉着,那些灵动的、细腻的、奔放的、缱绻的柔情,有很多只是天马行空、神驰心往的想像而已。尽管诗风发生了变化,但她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除了日常工作,她不参加形形色色的活动,不受各类思潮流派的左右,淡然于名利场上的光环。
       无论是从忧伤出发,还是从快乐启程,她都注定走不出诗的魔境。她在生活中行走,在寂静中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一个近在咫尺的村庄。我看不见 / 它的炊烟,听不到鸡鸣犬吠。// 我身穿红衣,站在唯一的路口。/ 一个大大的十字,上帝——// 你是不是打算,先刻下它,再刻上我?”(《5月6号》)。她的快乐之中,依然弥漫着宗教式的忧伤。她歌唱,并且确定诗歌是她的宿命!她曾经这样描写自己和诗歌:“诗是唯一的庙宇 / 我早已皈依 / 但我不是匆忙的香客 / 我是黑暗里 / 等待点燃的灯”(《狐说》)。
       现在的她把诗歌珍藏在心里。在《诗歌是我与这个世界唯一关联》这篇文章中,她写到:“我想写下一些文字,令它们具有永恒的意义。如果没有光,没有热,不被这个世界需要,它们何必存在。哪怕是微温的,只有淡淡的芳香。奇怪的是,年纪越大,越发纯真,我知道这是因为诗歌。它曾经遗失,但我重新找回了。它渐渐强大,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的信仰。我不是唯一被它选中的人,更不是格外受它垂青和器重的人,我可能是队列的末尾,又或者在末尾之后尾随,但这不妨碍我的忠贞和虔诚。现在,诗歌成为我唯一的信仰了,我会把我的一生敬献给它。冥冥之中的神,万物与生灵,除了诗歌,我没有更美的事物招待你,没有更好的方式颂扬你。我请求一只手,指引我绘制属于自己的诗歌版图,哪怕它是遗失的小村落。”
       从青涩的少年到淡定的中年,她在现实中的求索与超越常常伴随着对某种精神的高蹈,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诗人,她在不断的成长中发现诗意的东西,并找到表现这种诗意的新形式。在与现实无声的对峙中,借助诗歌的力量,她的灵魂得以重生,她的精神堡垒在一次次碎裂中得以重建,重而变得更加坚定、饱满而富有张力。正如她在《奕》中所写的:世界执黑,我执白,/ 这悬殊的较量,并非一场 / 永恒的对决......
       我很想用荒原那蔚蓝天空下的小花来形容刘萍和她的诗,并且,我发现,这样的形容是如此地贴切......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审美视野下,你才可能于那一米阳光中读出她的品质,读出她的柔美,读出她的坚韧,读出她一花一世界的禅音。或许,这些诗并不需要我们解读,它们本身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诠释。她的诗明亮、干净、美好,语言的味道清逸、雅致,那些起伏通达的诗句清澈见底。有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她的诗很简单,甚至显得有些单薄,或许觉得,这是她的诗歌的缺陷与不足。然而,当你看到一个人对世界并无所求,她的诗歌写作,既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为了粉饰自己,诗歌写作只是因为她生命本身的时候,那种不足之感也随之荡然无存。


5


       雪松的诗质朴、简洁、宁静,极富韵律感和画面感,具有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以直扣人心的悲悯情怀令人侧目。他总是从平凡的场景入手,以心灵对生活、生命、自然、现实的虔诚感悟为基石,构筑起诗歌内在深邃广阔的精神格局和审美意象。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他的敏锐性,对黑暗的感知,对痛苦的觉察,对光明的咏叹,使他的诗歌拥有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几乎没有一首诗不是因着在黑暗中寻求光亮和抵抗黑暗的侵蚀而诞生。
       一行行诗句,仿佛有一双忧郁而深邃的眼睛,静静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在庞杂的喧嚣中,出尘又入世,似一条溪水从心上淌过,有浪花溅起,有波涛涌动。那一首首诗篇,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纸上铺开,在月光下涌动。
       在诗人的画卷里,黑暗和静默占有主色调。书中所选诗作,很多首都涉及黑暗、夜和黎明的意象,这多少也表明诗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