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漫步裕和夫子山

作者:任茂华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16502      更新:2024-10-23

      浅秋时节,漫步裕和夫子山,真正体会到了移步换景,各美其美,仿佛置身油画之中。我喜欢油画的色彩,用色彩彰显大自然美轮美奂的瞬间,将岁月沉淀下来的时光打磨成古朴厚重,却又温润如玉的模样,心动、心碎,却又舍不得放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裕和夫子山就是一个大型油画展馆,一幅幅无须添加任何色彩的天然油画,随处可见。

      走进裕和夫子山,跳入眼帘的是天高云淡的背景下,静静流淌着的青湖水,七色阳光在湖面的映衬下,湖光掠影,尽收水底,细腻、柔和的波纹,一道一道晕染开来,为沉静、端庄的夫子山增添了些许俏皮与小资情调。湖水依山汇聚,山上竹林苍翠,遒劲挺拔,竹林深处有一间老房子,牌匾上“裕和夫子山居”六个大字格外耀眼。老房子外墙古老,应该有七、八十年的历史,虽然没有跨越百年世纪的沧桑,但是也见证了裕和夫子山的变迁,承载了裕和夫子山的厚重。
       循着山坡往上走,走进老屋咖啡吧,里面摆放着画架和画笔,墙上挂着老旧的吉他和自行车,小黑板上涂鸦,随意划着“ILOVEYOU!”字样,还有老式收音机、唱片机,放着怀旧的经典老曲,仿佛走进了自家老宅,那些陈年往事顿时涌上心头,坐在咖啡吧,来上一小杯咖啡,小口啜饮,脑子里如同放电影一般,忆起儿时的趣事。记得高中毕业那一年暑假,同学们相约一起到木兰山北附近的小山坡,就是现在裕和夫子山的山坡上,那时候没有车,坐小车是很奢侈的事,不论到哪里,骑上一辆自行车,两手搭在车架上,两脚不停的踩,自行车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风中呼呼前行,骑自行车登山,或者远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那时候的自行车没有电动,没有现在的功能多,就是靠两条腿的运动,车链的巡回往复转动,带动车和人一起向前,人在运动中快乐,人在快乐中运动。那时候的自行车被人们最为喜欢的就是“永久”、“凤凰”,后来出来一款26型“飞鸽”,飞鸽自行车的设计比28款“永久”“凤凰”更精致、更轻巧,踩车更省力。所以骑着那辆新飞鸽奔跑20余公里,感觉特有范。到达山顶后,打开“小三洋”,播放着崔健的摇滚乐曲,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们在山顶载歌载舞,还有人弹着吉他,唱着校园歌曲,一脸的陶醉,青春的活力洋溢在山野,留下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记忆。转眼间20年过去了,那些旧时光的快乐依旧停留在老屋里,时光不会因为岁月的无情而停留,但是在裕和夫子山的咖啡老屋可以重温这些美好的时光,特别是在山顶上的小木屋前的露台上,离星星很近的地方,就着一园月色,煮着一壶老茶,谈笑风生,是多么的惬意!
       裕和夫子山以前叫青石山,后来改为夫子山。据说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四处游学时,从这里经过,并在这里居住了一年,在山上的石坡上和他的弟子们读书论道。有一次,孔子在去太庙的路上经过这里时,在石坡上休息,问了弟子很多问题,就有人说,“老师教学生,老师不是了解很多知识吗,为什么还要问其他人?”孔子说,“不懂的事就要问,向比自己学问差或者地位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不是可耻的事情,应该谦虚学习。问问题也是求学,没有什么可耻的。”他的弟子说。“老师,我明白了,不耻下问。”他的弟子孔图去世后,被称为孔文子,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图肯向地位在他之下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所以才配叫文。”“不耻下问”的故事就源自这里。这里留下许多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足迹和典故。于是,在他们歇息的那个地方有一座老屋,给老屋起名叫“经略书院”,意为纪念孔子在这儿求学读书。“经略书院”现在是书画艺术展览馆,设计理念极具简约的艺术风格,古朴雅致。所以非常受书画家们的青睐。  
       我曾经有幸和知名画家们一起同行,漫步裕和夫子山,他们面对青湖,看着山顶的小木屋说,裕和夫子山就是天然的油画作品。放眼远眺,每换一个角度,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色彩多变、风景各异的画作。他说,有一天一定要带着他的画材来裕和夫子山住上一年半载,或坐湖边,或坐山顶,或在日出东方,或在夕阳西下,他一定要画出一百幅水墨画,这里的光影,这里的色彩,都是大自然特有的,无须调配。
       书院的后面有三间独立的房间,掩映在树丛中,可以用来闭古,作家们纷纷来到这里创作,颇有几分陋室不陋的感觉,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诗句,“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经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三间屋子有些诸葛庐,子云亭的风格,外表素雅,内涵睿智,适合阅读,感悟,创作,静心。
       沿着青湖西路走到山坡的另外一边,一排依山而建的民宿,面朝稻田,金灿灿的稻子熟了,稻穗在风中摇曳,稻谷带着成熟的风韵,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远处民房三三两两的矗立在村庄中,不时传来鸡叫的咕咕声,似乎在与稻田的谷子对话。
       据说这里是明代辽东巡抚张涛故里,他的老楼正好对着夫子山,孔子因为学识广博,被后世敬仰,张涛也非常崇拜孔子,于是写下许多诗文,纪念孔子。张涛为木兰精神所感动,亲自上书朝廷。据史书记载,明代辽东巡抚张涛曾向朝廷上书,《题建木兰山将军庙奏疏》:辽东巡抚都察院右副佥都御史兼管倭备臣张涛为启建祠宇以光山岳事。窃以名山大川圣朝隆封祠之典,灵坛、古社、群黎修烝尝之仪。有湖广省黄州府黄陂县木兰山乃真武修炼之所。唐节度使朱异家于其下,其女代父出征,功封木兰将军。启建祠宇于其上并立。真武庙貌世远年湮,香火颓废。臣叨生兹土感将军之贞烈,沐真武之威灵,欲捐资未敢擅便。伏乞陛下念真武功在国本,将军勋立唐朝,臣得以重修鼎建。一以动神人护国之念,一以启土民忠孝之心。臣诚惶诚恐谨奏。

       张涛为木兰将军题写诗文《木兰将军歌》,

       木兰山上青草发,将军冢里埋香骨。

       杀气应随艳魄消,贞心不向征魂没。

       忆昔当年闻鼓鼙,曾抛机杼逐旌旗。

       即戍非女子,市鞯有男儿,

       誓把雄心赴金柝,鸣鞭直抵长城窟。

        ......

       张涛身为黄陂人,大力弘扬黄陂的优秀文化 ,传颂花木兰的家国情怀。

       张涛在世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每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片片丰收的景象。所以一直到现在,这里还种有稻谷,保留着昔日丰收的画面,象征风调雨顺,万事顺意。

       后人来裕和夫子山,不仅仅是领略大自然的美,更是为了沿着古代圣贤的足迹,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重温张涛故里的乡愁记忆。

       夕阳西下,湖边的乌篷船归来,停在岸边,顶棚的两边挂着两只大红灯笼,把夕阳的余光尽收其中,显得格外耀眼,为裕和夫子山的夜晚已做好了装点。

       漫步裕和夫子山,恬淡,质朴,儒雅,宁静,似乎真的有“愈合心灵之意”。

       漫漫人生路,在赶路的途中,到裕和夫子山,抖落一身的尘埃,涤荡心灵,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落,真的会感悟到人与大自然深度融合的“天作之美”。

下一篇:饺子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