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黄土园的乡间公路上,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枝繁叶茂的老槐树,坚实厚重,弥漫着大自然淳朴而又古老的气息。与树枝高低错落有致,相互交叉辉映的是一片片,一堆堆红绿、黄白的花与叶,有飘着清香的艾蒿,有低头含羞的蒲公英,有昂首挺胸的芦苇,有耿直却又带点小俏皮的剑竹,有泼辣放肆的美人蕉,还有载满幸福如意的格桑花。他们在黄土园的黄土地上肆意地生长,虽无意与老槐树一争高下,但是却自成一道风景,让路上的行人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看他们,或是伸手去摸一摸。初夏时节,被充足的雨水、阳光滋养的植物,显得格外生机蓬勃,能感觉到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坚韧的毅力。虽然村子里保留着原始的住房,散发着淳厚的乡间味道,但是看不到贫困潦倒,落后愚昧的景象。通过和村民的交谈,言语中透出“精准扶贫”,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新的变化,让他们脱离贫困,给予农民强大的动力,支撑他们渡过难关;赋予农村新的生命,村民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从2015年,陈峰就被扶贫工作小组派驻黄土园村,还有一个老搭档,也是多年从事乡村工作。六年里,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为他们想方设法改善居住环境,扶持产业园的建设,提供政府贴息贷款,找到各家各户不同的致贫原因,让村民享受扶贫政策,脱贫致富。他们参与并见证了黄土园村的脱贫致富,看到了黄土园村蒸蒸日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姿态。
黄土园村,位于黄陂区长岭街的西南面,由两个村合并组成,有2263人,703户,是长岭第二大村。曾经有黄土园东村,黄土园西村,西村以种植水稻、油茶为主,东边是花卉苗圃,农村合作社。80年代,老长岭的苗圃基地,花卉苗木享有盛名。
黄土园,曾经叫新生。寓意是希望黄土园能够欣欣向荣,有新气象,新作为。后来又改回到最初的名字:黄土园。黄土园,也叫做黄土塬,顾名思义,过去就是黄土坡。但是人们改成园,也带着一丝圆梦小康,圆梦幸福之意。寄托了当地人强烈的想要改变以前的穷困生活的愿望。黄土园,还有一大特色,这里的土是金黄色,甚至泛红,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而且水质甘甜,醇厚。黄土园的井水水质特好,有个小型酒厂,使用的就是当地井水,酒的口感特别好,故此,村民认为黄土园这片地,是一个宝地。但是由于交通闭塞,贫困人口众多,黄土园村一直是贫困大村,虽然一直在扶贫,但是效果不明显,无法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为了彻底改变黄土园村的贫困现状,驻村扶贫小组从多角度,想方设法找到“穷根”,逐步采取措施进行精准扶贫。
2015年,驻村扶贫办与街道及村委会通过登记认证,将村里的危房进行了拆除和重建,一共26户。对每户建房实行补贴,从最初的1.2万元,到后来的4万元,每户的房子都设计有客厅、卫生间、厨房、卧室,让村民住着既方便又安全。五保户的人家,就是每人有45个平方左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低保户,人口多的,每人不超过20个平方。
以前,住着土坯房的村民,每逢遇到初夏时节,大雨频发,屋外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没有一处能站人。床上、桌上到处漏水,像水帘洞一样,到处冒水,到处滴水。遇到大风时,随时担心房子垮塌。现在,村民搬进新居,看着窗明几净的房子,感慨万千,“看到别人建新房,自己很羡慕,但是苦于无力改变,很愁啊!现在政府出资让他们搬进了新房子,再也不用在雨天提心吊胆了。”他们说话时的嗓门也比以前提高了,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扶贫小组对环境进行整治,将19个村湾的池塘进行改造,清淤,池塘的四周用水泥固坡,防止水土流失。并在四周用水泥建起平整的阶梯,方便村民使用,池塘周围安装了不锈钢栅栏,既美观又安全,防止小孩老人落水。
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把烟家湾到同家岗的公路,进行加宽,全场2.2公里,三个湾的道路进行硬化,还安装了100多盏路灯。
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的素质,在村子中心地段建设了文化广场,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宣传红色文化。作为红色引擎宣传阵地,引领广大村民学习科学、文化,丰富生活,拓宽视野,树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每年举办多次送文化下乡,让村民在家门口看电影,看表演,把主旋律的声音,新时代的主题,通过相声、小品、曲艺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知晓、了解。跳广场舞,让村民生活环境美好,心情愉悦。
与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大专院校结对共建,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到农村去,结对帮扶,为孩子们讲课、交流。让当地的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大学生们讲述动人故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乡村传统的美德和经典的故事传送出去,把大学生们创新的理念和现代的智慧带进来,增强乡村的内涵与活力。
黄土园村的路边,整整齐齐的黑瓦白墙风格,别墅式的还建房耀眼地矗立在路旁,这是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即将召开之际,拆除和整合了四个村子而建设的新村,颇有苏州园林的格调。
黄土园村的尤德,今年63岁,有三个孩子,现在已经有孙子了。前年患了肝腹水。全身浮肿,家人已经对他宣告死亡,他自己也感觉全身乏力,发黄,已无可救药了。可是在扶贫小组的帮助下,到处咨询医院及专家教授,送到区人民医院后,随即办理转院手续,到同济医院接受治疗,做了手术,如今肚子上还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条疤痕,他不仅仅是活过来了,而且还创下了大产业。一个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政府扶持,却干起了一项事业,尤德非常高兴,他说,“他会带着儿子继续干,逐步扩大规模。他也很感激扶贫小组的帮助,不是扶贫小组的帮助,他就没有今日,他说把所有亲戚朋友的钱都借到了,还是不够,而且,自己信心不足。有了贷款,他的资金才能转动,才敢做,扶贫小组给了他干事的信心,给了他创业的勇气,更给了他支撑的力量。”
还有一家苗圃基地,每年通过培育花卉苗圃,售卖,有一些收入,把村里的闲置人口集中到基地打工,增加村民的收入。通过产业带动村里的打工经济。扶贫小组也通过各种惠农政策,倾斜帮扶基地的扩建,介绍买方来购买树木。扶贫小组也曾经和花卉苗圃基地的村民交谈,并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如何把产业做强做大,把苗圃种植基地融入乡村休闲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如何把黄土园的小酒厂变成大酒厂,引进企业来投资,把黄土园村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把村民创业致富的思路引出来,付之于实践,扶贫小组一直在努力地衔接。
在离开黄土园村时,我们一行人感概道,从事农村工作一辈子,亲眼见证了农村的巨大变化,从收农业税到税费改革,实行农业补贴,到现在的精准扶贫,国家不断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土园村留下了我们共同奋斗的足迹。
新时代,新征程,新变化,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把陈年往事留在新农村的记忆里,成为我们对故土的依恋和牵挂!让新农村焕发活力,成为城市人驻足歇息、安放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