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纪实·历史

首页 > 小说 > 长篇小说 > 纪实·历史

杨五郎前传(上卷)

 

缘起    庄生重修五郎庙  刘氏执笔书传奇

 

       杨家将忠君爱国,满门忠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已成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形象之一。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关于杨五郎的描述却不多,在正史中则更难寻觅踪迹。但是,杨五郎对杨家的贡献是最大的。杨五郎是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争义的人物,有人说他怕死当和尚,也有人说他看破红尘出家为僧,还有人说他以僧人的身份传道比较方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广州周边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五郎庙有140多座,关于杨五郎的传说更是俯拾皆是,遍地开花,从民间传说来看,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民间故事里,杨家将中的五郎、六郎是来过此地的,其中,五郎的影响更大一些。当地习武之人所传授的五郎八卦棍、七星棍、梨花枪、太祖长拳等武术套路均师承于五郎,所以,当地人为了纪念五郎的授业之功,不仅修了五郎庙,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五日还要举行盛大的“五郎诞”等纪念活动,并有出土的花岗岩石碑等文物佐证。这些情况表明,杨家将曾经到过广州周边区域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传说是民心的体现。传说即口碑,能让老百姓念念不忘,还修祠立庙进行祭祀,那一定是为国家、民族和当地百姓做出了不世之功。在广州周边地区,有三分之一的五郎庙被叫做“契爷庙”,这个契爷在当地有干亲之意,也就是说杨五郎不仅来到过广州周边地区,还被一些当地人认作干亲,譬如干爹、干爷等等。这些“契爷庙”的存在,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杨五郎曾经在广州周边地区活动过一段时间。

       对这些民间传说深信不疑的是本书的策划者庄达先生。庄先生在1968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来到从化县的江埔公社鹊塱村,与当地的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鹊塱村有习武的传统,农闲之时,村里的年轻人跟随前辈练习刀、枪、棍、拳等武术,听传授武功的老前辈讲述旧事,庄先生也经常跟他们一起。闲聊时,他们讲到鹊塱村在民国初年曾经出过一位名闻省港澳的武术大师邝瑞龙,他带着广州十三行的苦力去向日本商行追讨欠薪而结怨,日本商行派浪人去刺杀邝瑞龙,被他打死。邝瑞龙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韶关。据村里老人说,邝瑞龙的武功师承于杨五郎一脉,因鹊塱村素有习武之风,所以从化的很多乡村都请鹊塱村的师傅前去传授武功。在鹊塱村的凤山宫还有一处五郎庙旧址,在文革期间被毁。

       改革开放以后,庄先生成为了企业家,他饮水思源,不忘旧情,一直在想办法帮助鹊塱村发展经济,于是他筹划修复五郎庙,但苦于找不到当年立于庙前的古石碑。也是机缘巧合,数年前武当山游玄德道长云游到从化,在五郎庙的旧址上欣然提笔写到:“双凤有庙引大道,闲来无事修福德。”不久,又有西藏喇嘛来到鹊塱村观光,庄先生在接待喇嘛之时,村民前来报告:古石碑找到了,村口水渠上的石桥就是!庄先生跟村民一起翻开石桥,花岗岩的石碑上赫然刻着:杨氏五、六、七郎牌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找到了古石碑以后,庄先生和众多村民一起在原址上重修了五郎庙,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举行“五郎诞”仪式。五郎庙前的对联是:杨家将忠君爱国留青史,凤山宫福祉吉星护庶民。

       在重修五郎庙的过程中,庄先生觉得应该把上述故事写成小说,宏扬忠君爱国精神。于是他联系到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执笔,二月河先生觉得提材很好,但他正染病,答应由他的弟子写好后由他修改写序。计议已定,正好他有个学生刘向阳在广州从化区当作协主席,于是就由刘向阳撰写《杨五郎前传》,全书历时三年乃成。

 

楔引  将星降生小龙井  五郎学艺五台山

 

        否泰无恒,唯德是守;治理域内,宽严相济。天下将变,大盗迭出;教化为本,刑罚佐治。圣人施治,海内清一。

       大唐中和二年(882年)九月,黄巢起义军之悍将朱温叛变,归顺唐朝,唐僖宗闻讯大喜,任命朱温为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全忠对唐朝全无忠心,反而将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羽翼丰满,集太尉、中书令、梁王诸职于一身,他强行迁都洛阳,并派人弑杀了唐昭宗。三年以后,朱温篡唐自立,改国号为梁,中国由此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

       就在朱温拆毁长安、迁都洛阳之时,大唐国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预测唐朝大势已去,乃与其贴身侍卫高行周携带《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宫廷秘笈,逃离长安。

       在到达陕西潼关之时,杨筠松执意与高行周分手,各自走路。高行周不忍分别,杨筠松遂将《都天宝照经》授予他。

       临别,杨筠松吩咐道:“朱温强势,必会逆天灭唐,天下将大乱不止。你本是将门之后,可做乱世英雄,当修习天书宝经,于民间寻访英豪,结为盟友,替天行道,为国家芟平大难,也为自己博一个富贵功名。”

       高行周道:“弟子去往何方为好?”

       杨筠松道:“紫微星光照洛阳,此星为政星之主,此地不久有圣人出世;太微垣、天市垣拱卫紫微;九曜星君和天玑、玉衡在北方,从星象来看,北上从军为宜。”

       高行周不解道:“为何要北上从军?紫微星光照洛阳,正在朱温所处之地。今天下大势,唯朱温最强,投在朱温处,乃在高位;其余诸王藩镇乃在低位,何必去高就低?况唐朝皇上也在洛阳,朱温此举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新都在此附近,为何舍近求远?”

       杨筠松道:“朱温把持洛阳权柄,横暴多疑,呈一时之势,必不长久。你是天河水命,洛阳属土,在此焉能在此立身?若是东去洛阳,不仅功名难求,亦且性命不保。北方属水,北上之地,乃是晋王李克用辖区,那李克用虽是沙陀出身,但知人善任,能征善战,你在此处或有用武之地。今将《都天宝照经》授予你,你可参照修习,日久以后,有逢凶化吉,趋利避害之用。”

       高行周道:“光禄大夫意欲何往?”

       杨筠松:“我将南下虔州(今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

       杨、高二人分手以后,杨筠松避乱来到虔州,根据自己的多年所学,结合唐朝宫廷秘笈《天玉经》,写成《撼龙经》一书,该书因地制宜,勘探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形成风水形法, 成为中国风水师的鼻祖。

       高行周与杨筠松分手以后,一边缓缓北进,一边认真研习《都天宝照经》,渐渐有所收获,能够占卜凶吉。

       高行周北上寻找李克用之际,正值梁晋大战之时。晋王李克用在朱温篡唐自立以后,仍奉大唐为正朔,继续使用天祐年号,力图恢复唐朝,率领沙陀铁骑与后梁帝国无日不战,一时间东起大海,西至长安,南至汴京(开封),北至幽州(北京),在如此广袤的地域中,兵民死伤蔽野,白骨千里。高行周自临汾至太原之间来回奔波,足足半年多的时间竟然无法见到晋王李克用。

       梁晋大战使双方损耗巨大,后梁帝国虽然多次击败李克用的骑兵,成功地将其压缩到晋城以北的地域,但龙驤精锐死伤殆尽,梁国由此转为衰落。

       高行周在这兵荒马乱之际,带一卷《都天宝照经》,以占卜为业,处处碰壁,不仅生活艰难,而且经常遭遇乱兵抢掠,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为躲避战乱不得已由太原折向西北,到达陕北重镇麟州。

       在麟州古城的窟野河畔,高行周夜观天象,见群星璀璨。至初更时分,天玑、玉衡二星于空中互换位置,三起三落,掠过长城之时,嘎然有声,随后化为一道白光侵入城内,激起水花四溅。

       第二天夜里再观天象,见天玑、玉衡二星变小,但光亮倍增,高行周依照《都天宝照经》推算,得出“星分于野”、“潜龙在渊”的卦辞,知道将星和女魁将要降临在麟州。

       麟州西有万里长城,北有沙海连绵,形势十分险要。城内有两口深井,当地人称为大、小龙井,可以影射日光云影,吞吐日月,皆深不可测。大龙井旁边住着麟州刺史折从阮一家,小龙井旁边住着大将杨弘信一家,都是当地的显赫世家。麟州折家起源于北魏拓跋氏,因为当年反对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而被赐姓折,其他的皇室拓跋氏则是改姓元。

       高行周在大、小龙井附近盘桓数日,无人理睬,眼看囊中羞涩,就要离开这里之时,刺史家里跑出来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对他十分友好,并经常回家拿食物给他吃。一来二去,高行周和这个小孩子交了朋友。

       这个小孩就是麟州刺史折从阮的儿子折德扆,经小孩子的介绍,高行周得以入府觐见折从阮。折从阮略知易经八卦,与高行周交谈之后,相见恨晚,以师礼待之。数月后,高行周告辞,折从阮盛情挽留。高行周感其真诚,遂叫折家仆人以牙石封住井口,大龙井旁边种植柳树,小龙井旁边种植杨树,并吩咐道:“十年后,折、杨两家所生后代必主大富大贵。”

       安排妥当以后,高行周告辞,折从阮苦留不住,乃重金馈赠,并以亲笔书信将高行周推荐给幽州刺史刘仁恭。

       十年后,大、小龙井有水溢出,汇流成河,折家公子折德扆生育一女,取名折赛花;杨家杨弘信生一子,取名杨业。

       折、杨两家结为姻亲。后二十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应顺元年(934年)驾临太原,召见了年轻的战将杨业及其妻子折赛花,当他问及折赛花姓名以后,摇头说道:“卿姓折,乃是损兵折将之折,于我大军征伐不利,不如改姓为佘。”自此折赛花改名为佘赛花。

       杨业与佘赛花夫妇一共生育七子二女,他们分别是: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广,三郎杨延庆,四郎杨延朗,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姐杨延琪,九妹杨延瑛;七郎之后,杨业又收了义子杨延顺。杨家兄弟个个骁勇,有“七郎八虎”之称,杨业与其诸子共有一口金刀八杆枪,一时风头无两。

        杨业诸子中,五郎最为出色。佘赛花怀孕前夜,金月上弦,分外皎洁,月落之后,梦见伏虎罗汉入怀,遂有身孕。五郎出生之后,食量极大,佘赛华母乳不足,乃借临妇之乳哺育,仍不足,复以羊奶乳之。断乳之后,喜食肉,每餐无肉不欢。及长至十岁,身高体健,远超正常儿童,所看诗书辄过目成诵,力气极大,又喜饮酒,嗜好肉食。一日,太原留守刘知远给杨业送来美酒一坛,杨业将酒置于后堂,午餐准备饮酒,开坛时发现酒已被人喝去一小半,又发现五郎失踪了,家人遍寻五郎,最后在城墙上找到,此时的五郎脱去上衣,侧卧在太原城门的雉堞上。杨家仆人杨洪喊了一声五郎,五郎惊醒,忘了自己睡在城门楼上,一个起身,身下悬空,眼看就要从数丈高的城门楼上跌落下去,就在身体即将跌落之时,五郎伸手一抓,抠住了城门楼的青砖,自己又爬了上来,弄得家人一场虚惊。

       杨业夫妇面对自己这个嗜酒肉如命的儿子,喜忧参半,喜的是杨家又得虎子,忧的此子非肉类不食,万一遇到饥荒岂不是要饿死?夫妇思忖再三,决定将此子送与五台山智聪长老为徒,以佛门的清规戒律来矫正五郎的顽劣之性。

       五郎初到五台山,根本受不了佛门的清规戒律,以绝食抗争,但智聪长老根本不理睬他。五郎饿得久了,无奈开始吃素食,但总觉得吃不饱。时间久了,他开始用山上的竹木自制弓箭,在翠岩峰下射猎,但缺乏准头,经常空手而归。这五台山上有一个名唤永昶的和尚,本是武将出身,乃大唐名将、虢国公李嗣业之后,俗名李守恩,因其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被杀,恐受株连,隐姓埋名,在五台山出家。他知道五郎的家世来历,又见五郎是可造之材,乃密授五郎武艺,教五郎以桑木为弓,将铁钉缚于箭头增加杀伤力,以羽毛缚于箭尾增加飞行的平稳度,于是五郎渐渐练成了高超的箭法。他又在山中砍断栗木,以棍为刀,将李嗣业陌刀战法传授五郎,五郎武艺由此精进。

       五郎天性嗜好肉食,有了武艺以后经常在山上偷猎,打一些野鸡野兔一饱口福。时间久了,渐渐被僧众发现,报与智聪长老,长老佯装不知。直到五郎十三岁时,偷猎了一头野猪,一时吃不完,分日食之,后来猪肉变质,食之腹痛不已。智聪长老亲自为五郎煎药治病,而告之道:“万物有灵,众生平等。你杀野猪,招此孽报。”五郎自此以后,不再偷猎,开始诵读一些佛经,变得稳重起来。

       五郎十四岁那年下山赶集,闻到集市上酒肉浓郁的香味,忍不住买了一些偷吃。他母亲佘赛花在他上山之时,怕他饿着,偷偷给了他一些银子,所以五郎能够买酒买肉。五郎喝醉以后,回到五台山上,酒劲发作,呕吐在大雄宝殿的门内,又借着酒劲打了十几个制止他的僧人,被智聪长老逐出山门。永昶和尚上前为五郎说情时,智聪长老斥责道:“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徒弟!”遂命永昶和尚将五郎押解到太原,交还杨业夫妇。

       若干年后,五郎作为杨家将的重要成员名声大震,关于他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也随之流传,人们不愿伤及杨家将的美誉,而将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归属在花和尚鲁智深的头上,此是后话。

       自高行周抵达麟州的大唐天祐元年(907年),至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杨五郎下五台山,四十一年,天下大变。

      大唐晋王李克用多次攻击朱温所建的后梁,力所不及,抱恨而死。临终之际,他把三支箭交给自己的儿子李存勖,沉痛说道:“梁王是我深仇,刘仁恭是我下属,契丹与我约为兄弟而叛我,三敌未灭,是我终生遗憾;予你三箭,勿忘此恨!”李存勖含泪接箭,然后以锦囊盛之,带着父亲的三支箭开始了新的征战。在这个军事天才的锐利攻击下,后梁帝国灭亡,李存勖统一了中国北方。但他宠信伶人戏子,滥杀功臣,骄奢淫逸,迅速导致了亡国。

       后唐灭国之后,石敬瑭建立后晋,定都开封,后晋被契丹所灭;后晋大将刘知远建立后汉,定都太原,后改为开封。乾祐三年(950年),后汉隐帝刘承祐逼反大将郭威,使国家一分为二,郭威在开封建立了后周,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国家仍处于战乱状态。后周皇帝郭威死后,由其义子柴荣继位,柴荣死,其子柴宗训年幼,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后周,建立北宋,是为宋太祖。太祖以赵普为相,以其弟赵匡义为晋王。

       五郎回到太原之时,正值后汉乾祐元年,杨业被后汉皇帝刘知远任命为忻州指挥使,带兵出征,五郎恳请从军被父亲准许。此时,契丹乘中原战乱之际,大举南侵,进攻忻州。后汉与辽国在忻州城下展开了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在战斗中,年仅十四岁的五郎步行冲入辽军骑兵阵中,挥舞六十斤重的铁棍,打得辽军人仰马翻,为击败辽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杨业此战以少胜多,一战成名,赢得“杨无敌”的美誉。

       杨业班师回朝,被后汉封为建雄军节度使。四年之后,杨业为五郎娶亲,女方是麟州刺史折从阮的部将马麟之女,名叫马赛英,婚后生一子,取名宗槐。

       杨宗槐五岁时,开封发生陈桥兵变(960年),大宋建国,史称北宋。此时,杨家将全家居住在北汉辖区内。九年之后,大宋帝国在开封酝酿新的变局,波及全国,逐渐将杨家将牵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