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家国情怀

首页 > 散文 > 家国情怀

《长恨歌》里的谜

作者:林非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942      更新:2014-11-05

       在一千余年来悠长的岁月中间,白居易的《长恨歌》获得了多少人们的喜爱,世世代代地被背诵和称赞着。这首诗歌里面,究竟有多少难以猜透却又值得索解的谜,不知道是否也曾引起过大家的注意?
      《长恨歌》结尾时的那两句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真能唤起人们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一个失去了权力的衰老的帝王,独自蜷缩在秋风飒飒的寒夜里,聆听着宫殿前边一阵阵沉重的钟鼓声,仰望着天空中颤抖的星辰,心窝里竟像被一把小刀宰割着似的疼痛不止,在多么难以忍受的煎熬中间,默默地呼唤着那个曾使自己心醉神迷的名字,眼前就浮荡出那张美丽、妩媚而又娇艳的脸庞,为什么竟如此匆促地生离死别,再也不能相逢和拥抱在一起了?
       已经度过了古稀之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心里翻滚着多少痛苦的回忆,埋藏着多少永远都无法消除的怨恨,沉甸甸地压住了自己日益变得脆弱的生命,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迷茫和幽黯的尽头呢?曾有多少子民匍匐着跪拜他,曾有多少大臣虔诚地讴歌他,无限荣光和欢乐的往事,都已经崩塌和逝去了。他会想起自己最繁盛、最荣耀、最奢靡的岁月吗?他会想起簇拥着自己巧笑谄媚的无数六宫粉黛吗?曾经跟那些数不清的女子,搂抱、厮磨和欢爱在一起,却为什么就割舍不开地只怀念着这令人迷恋的美女?真是一个永远都无法猜透的谜语。
《长恨歌》在描摹杨玉环进宫的前后经过时,说她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情况,她其实早已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了。而当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刚去世之后,正陷于郁郁寡欢的哀伤中间,怎么就鬼使神差地与她邂逅了,刚出神地瞥了她一眼,竟失魂落魄似的迷恋上了自己这儿子的爱妃,于是指派机灵与狡诈的宦官们,去办妥了所有的事情,先是移花接木地让她出家当了道士,然后再明目张胆地接到自己身边,满足了总在奔突和燃烧的情欲。
       唐玄宗已经是五十余岁的老人,杨玉环却还未满二十岁的豆蔻年华,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两人之间存在着几乎可以充当祖父与孙女的年龄差距,却这样如胶如漆地黏贴在一起。从唐玄宗掌握着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这方面来说,宠爱和占有国色天香般的美女,早已成为他yindang荡的禀性;从杨玉环渴望着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这方面来说,李瑁恐怕是难以让自己很好实现这一点的,那么簇拥在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年迈的帝王身边,自然会衷心地觉得这真是何乐不为和有何不可的事情?
       真像歌德所说的那样,“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明眸皓齿与光彩照人的美妙佳人,跟英俊潇洒和风流倜傥的年轻男子,确实会相互地吸引起来。在几十个寒暑中充当着过来人的唐玄宗,对此自会有极端深切的体验,那么当他情欲骚动和专横恣肆地抢走杨玉环时,会牵挂自己这英俊的儿子吗?会担心他因为失去娇妻而忧伤和绝望吗?当李瑁面临着这如同暴风雨般突然袭来的灾祸时,他凄惶的心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这大概也永远是个无法索解的谜语了。不过唐玄宗立即给他另娶了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作为相应的补偿,多少还算得是个仁慈的父亲,比起自己听信宦官的谗言,残忍地屠杀另一个儿子李琚来,那真算得是天大的恩情了。
       唐玄宗或许会读过《诗·邶风》里的《新台》篇,那里曾猛烈地讥讽过春秋时代卫宣公的丑行,竟把儿子娶回的俏丽姑娘掠夺过去,实在太可恶和可耻了。当唐玄宗偶或想起
       这个丑陋的掌故时,会稍稍地感到不安,会偷偷地责骂自己吗?作为一个曾经是精明能干的帝王来说,他是否熟悉自己祖父唐高宗李治在位时制订的《永徽律》,是否思虑过其中可曾规定抢娶自己的儿媳,是何种应该受到惩罚的犯罪行为?这些偶或会在他胸膛里涌起的念头,自然也永远都成为无法解开的谜了。
       任何一个专制王朝所颁布的法律文书,对于层层叠叠的许多统治者来说,当然都并无丝毫约束的效力,这就是所谓的“刑不上大夫”;而至高无上和万寿无疆的专制君皇,当然更是可以荒淫无度,为所欲为,唐高宗不就是在自己的父亲唐太宗死后,把宫中的才人武则天先送去削发为尼,经过了这一番的掩人耳目之后,再召回自己的身边,堂而皇之地册封为昭仪了。掌握着对于黎民百姓生杀予夺全部权力的统治者,必然会不断地扩张自己藏匿在心中的无穷欲望,变得愈益的贪婪、狂暴和癫疯起来,这样就必然会将自己人格中半丝善良的念头,都彻底地窒息和扼杀了,邪恶、残忍和肆虐的心肠,变成了支配他一切行为的动力。
       这些专制君皇的行径,不管有多么的卑鄙与丑恶,总会有御用的文人们,想出许多花言巧语来歌功颂德,将鲜艳和芬芳的花瓣,点缀着他们污秽与血腥的身躯,而那些劣迹斑斑和伤风败俗的恶行,却在威胁与恐吓所造成的缄默中间,被悄悄地遮盖和涂抹了,这就是所谓的“为尊者讳”。不过跟白居易在一起撰写《长恨歌传》的陈鸿,为什么很明白地道出唐玄宗,从他儿子的府邸中窃取了杨玉环,而白居易却刻意地隐讳这一点,还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他想取悦于谁呢?这似乎也是个永远都猜不透的谜了。
       李隆基为了宠爱这妩媚、妖艳、聪颖与狡黠的杨玉环,竟让她顽劣和无赖的堂兄杨国忠总揽朝政,于是在一派乌烟瘴气中间,贪赃枉法,上行下效,多少官吏们都打发着奢侈淫逸的日子。最倒霉的当然是哀哀无告的黎民百姓,连残羹冷炙都难以获得了,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多么鲜明和深邃地描绘出了当时的情景。像这样的统治肯定是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的,于是就引起了“渔阳鼙鼓动地来”,叛乱的战火开始在北方的藩镇燃烧起来。多少无辜的子民们,于逃亡的路途中受尽了劫难,有的人就在硝烟与屠刀底下纷纷地死去。
       随着漫天烽火的急剧蔓延,最终连唐玄宗也只得带着杨贵妃等人,于禁军将士们的护卫底下逃离京城,并且在半途中引起了祈求皇上赐死杨国忠兄妹的兵谏。杨国忠如此的祸国殃民,自然是罪不容诛,然而这柔婉而又风骚、妩媚而又泼辣、能歌而又善舞的杨贵妃,只不过是迷惑了唐玄宗这颗眷恋美色的心灵。唐玄宗的罪孽无疑是远远地超过自己宠爱的杨贵妃,他如果在杀死了杨国忠之后,于护驾的军队面前,来一番下诏罪已的表演,应该是能够挽救杨贵妃的生命的,然而在风声鹤唳与慌张逃命的危急气氛中,他就立即舍弃了这曾使自己心荡神迷的美女,往日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竟都变成了顺口胡扯和无需兑现的谎话。
       当死亡与灾难降落到头顶的时刻,才能够充分地考验出男女间的情爱,是否可靠或忠贞?李商隐《马嵬》诗中所说的“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从前后迥异的对比中,揭示出唐玄宗的怯懦、自私和虚伪。为了情欲的满足,他可以牺牲黎民百姓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又可以牺牲最宠爱的美女,独断专行的统治者必定会成为这样最自私的角色。李商隐如此犀利和深刻的眼光,可以说是明显地超越了白居易。
       《长恨歌》结尾时所描摹的“七月七日长生殿”的浪漫情节,根据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的考证,驻跸骊山应当在冬春之际,而此时的长生殿乃是祭祀天神的斋宫,怎么能曲叙儿女间的私情?陈寅恪以治学的极端谨严著称于世,为了确证唐玄宗并未于夏日去过骊山,肯定会查遍了浩如烟海般的唐代典籍,然而一部历史中间隐瞒真相的事情,不是经常发生的吗?至于说在神圣的祭坛旁边不该谈情说爱,方正的书生自然会恪守这古板的规矩,对于无法无天和为所欲为的专制君皇来说,则又是一桩何足道哉的区区小事。
       白居易刻意地描摹出唐玄宗暮年的孤独与寂寞,渲染着他对于杨贵妃的无限思念,就很容易引起善良却又单纯的人们,淡忘了他残暴和荒淫的另一面,流淌出一掬同情的泪水来。无论是发生在专制帝王抑或平民百姓身上,种种曲折多磨的爱情故事,同样都会激荡着许多人的心弦。而当白居易跟陈鸿分头来描摹这帝皇与贵妃生离死别的故事时,他也不可能不想起自己生活里面出现过的一段爱情经历。当他正值精力充沛的而立之年时,眷恋过一个十六岁的美女湘灵,匆匆分手之后还始终萦绕于怀,写过好几首怀念她的诗篇,像其中的“两心之外无人知”和“利剑斩断连理枝”,立即会使人想起《长恨歌》里相似的诗句来。
       用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去揣度笔下人物的内心冲突,这本来就是写诗和撰文的常情,不过有时候因为各自度过的生活,实在是太差异和悬殊了,因此就难以十分贴切地写出某些自己未曾见过的场景来,像用“孤灯挑尽未成眠”这句诗,来抒写唐玄宗暮年的孤苦伶仃,辗转反侧,应该说是颇有意境的。然而北宋学者邵博的《闻见后录》,却指出宫闱中终夜都点燃着蜡烛,唐玄宗决不会自己动手挑去燃尽的灯芯,因此讥笑白居易“书生之见可笑耳”。
       如果让白居易也像他自己描摹的杨贵妃那样,在海上仙山玲珑的楼阁中,读到了“临邛道士鸿都客”送去的这一册《闻见后录》,他会高昂着头颅辩解,抑或挥舞着手臂认可呢?这自然也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应验的谜了。
       至于为什么陈鸿写作《长恨歌传》的动机,明确地表示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而一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却在整篇的《长恨歌》中间,弥漫着如此忧伤与哀怨的气氛呢?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认为,“长恨歌本为当时小说文中之歌诗部分,其史才议论已别见于陈鸿传文之内,歌中自不涉及”,这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然而如果真要让白居易来描摹唐玄宗忏悔与谴责自己的祸国殃民,他大概会变得诚惶诚恐和手足无措的。由于作为专制帝王来说,早就被自己所掌握的权力宠坏了,整个心灵已经被腐蚀得丧失了任何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想更贪婪地占有,只想更严酷地统治,只想世世代代的臣民们,一律都匍匐在地,赞颂和崇拜他,怎么能够忏悔和谴责自己的什么罪行呢?对于这一点来说,白居易肯定是不敢于也不善于去深入思索的罢。
       面临着这样的评论,他是反对抑或赞同呢?这自然更是一个最值得去破译却又无法破译的谜语了。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