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山水田园

首页 > 散文 > 山水田园

梦归田园一一余荫山房游记

作者:范鑫棠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7703      更新:2020-04-15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建成于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 。园占地总面积约3亩,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余荫山房与广东的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一道合称为岭南四大园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余荫山房的布局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展岭南风貌,亭、台、楼、阁、堂、轩、桥梁、廊堤、石山、碧水,尽纳于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体现了中国文人梦归田园的理想追求。

       从古到今,中国读书人都有两个梦想,一个是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光宗耀祖,二个是归隐田园,吟风弄月,修身养性,体现了中国精英的矛盾心理及中国的政治生态。从唐到清,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的画面就不断出现。建造余荫山房的主人邬彬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知识分子缩影。

       清代邬彬考取了举人,但本来举人还算不上金榜题名,然而他却颇为好运。居然从一个小小七品,一直升至从二品,并被高居庙堂之上九五至尊的皇帝,亲自写圣旨嘉奖。为什么说是皇帝亲写的圣旨,因为余荫山房就收藏了整个圣旨的木刻版。圣旨上很清楚有“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字。一般的皇帝圣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属于秘书起草的。若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圣旨,则证明是皇帝亲笔写的。这也算是大清帝国给了邬彬的极大殊荣。想想以邬彬一个“学历”只是举人的读书人,能有这么荣耀,必然是诚徨诚恐的。这也就不奇怪他感恩之余,要低调地把辞官归故里(番禺)修建的庄园称为余荫山房了。余者边角、剩余也。荫者福荫,有皇上的福荫,有祖先福荫,也有福荫后人之意。山房是自称陋室意,不敢称园、苑等。

       邬彬在取得仕途辉煌时,却急流勇退,辞官归故里。为什么呢?是他进京后,深感京官难做,体会了官场的凶险?还是他内心深处那中国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田园梦发作?我想应该都有吧。由此也可见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压抑知识分子的进取心的。在专制之下中国精英阶层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的。当中国知识分子在书斋写:“鸿爪为谁忙,忍抛故里园林,春花几度,秋花几度。蜗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屐,旧再同来,今再重来。”时。而这时的欧洲却已萌芽了资本主义的思想,法国的知识分子正在讨论三权分立、天赋人权。可见中西发展的巨大差距!

       余荫山房占地才近三亩地,但里面亭台楼阁,歌台舞榭,小桥流水一应俱全。其缩尺成寸,其曲径通幽的园林格局,令人不得不赞叹其精巧,不得不令人赞叹其匠心独运。早前我欧洲行回来,也有留意其建筑风格。对比欧洲的建筑与中国的建筑确实不同。我感觉中国建筑讲究藏,讲究巧。而欧洲建筑则讲究直、讲究大。这也许正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的隐晦、内敛,西方文化的率直,外向。

   在对余荫山房的记忆中,是我刚出来社会工作不久,单位工会和团委组织活动时去过。然后二十多年再未踏足。这天因女儿放假在家,妻子提议想去看看这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所以兴之所至,方成行。旧地重游,令人一番感概。余荫山房周边的农田已没了踪迹,却多了许多楼盘商店。余荫山房中有一重要建筑就是一一供奉孔子雕像的邬公祠。邬氏族中儿童入学时都在这举行开笔礼。其礼仪郑重,由族中老儒用朱笔点入学儿童的额心,以示祝福,开悟。另有一环节由儿童为父母敬茶礼,以强化儿童孝义之心。虽然知道是仪式,许多时候还是能动人心的。有些父母接过儿女敬的茶不觉泪奔。从这也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那么强调礼制,要克己复礼了。从这看,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重视。也因我们一直对教育的重视,才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活水不断。

  慢慢行走在园中这舞榭歌台,漫步在庭院石山流水中,穿行在这曲径花间翠竹间,你会更理解邬彬。理解他经历荣华后,心中需寻一方静土、雅居的想法。

       中国知识分子从陶渊明后,就仿佛被陶公下了蛊,一直都遗传着田园梦。那魏晋风骨却飘然远去,消失了。为什么呢?当然不是陶公下了蛊,主要是政治生态发生了变化。我们细细读一下历史就会发现,魏晋之前,大汉是一个长治久安时期。那时士族影响力很大。而士族之中智能之士,知识分子地位又是很高的。魏晋之后,中国的政治生态改变了。魏晋应算是长治久安的大汉皇朝的余辉残留吧。魏晋后接着就进入战乱不断的状态。也许由于魏晋都属篡位取得政权,所以其统治者对士族抱着极强戒备心理。因此打压士族精英对其统治影响的政治手段越来越严厉。虽然中国知识分子、士族精英也抗争过,也因此出现了魏晋风骨。然而政治的高压下,知识分子那风骨只能是精神的风骨了。最终无奈的知识分子也就只能寄情山水之间,于是就留下了田园梦。

       起于隋朝盛于唐朝的中国科举制,给中国知识分子有了一条出仕之路,于是前面所说的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的场面就成了延续千年的常态。也许世界本就是矛盾对立中运行,这不能怪中国知识分子不进取,不创新。

       三顾茅庐成了中国知识分子乐道的故事,广陵散变为绝唱,曹植七步成诗滴下不少冷汗,魏晋风骨也就只能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个历史丰碑,并一直沉吟至今。

       梦归田园,海棠依旧!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