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云眼观道

作者:赵云喜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8049      更新:2014-06-09

       世界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用什么眼睛去观察。
       若用佛教的工具,你可以用佛眼看世界,则人人是佛;以法眼看世界,则可以看到法界;以慧眼看世界,则万物有灵、万事生慧。
       佛教以法眼观世界,构建佛教的法界,囊括世界、宇宙乃至万事万物;道教以道眼观世界,则万事万物归于空寂,至于无极。佛法观空,也观色,性空乃宇宙本性,缘起乃色之所现,这与道家的“有”、“无”哲学相谐相和。正所谓佛眼见佛,法眼见法,慧眼见慧,道眼见道。
       所以,你生活的世界是否美好,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眼睛去观察。在庸人眼里,世界定然庸俗不堪;在虔诚人眼里,世界定然圣洁美好。简言之,你拥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留下一车,仅一车而已;留下一房,仅一房而已。但若留给孩子一双美好的眼睛,那就等于留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中国的道教里,道士修炼的地方,也就是道士的“庙”叫道观。由于中国古文阅读顺序是自右而左,按照现代的阅读顺序也就是“观道”,即“观道之地”。
       以云观道,或以道观云,是中国传统道法的重要方式,所以在中国的道观群中,“白云观”是最常见的道观之一。老子当年观水悟道,实际是以道观水。无论是以道观水,还是以道观云,都是道观的方式,道观万物,则万物有道。
      今日世界进入云时代,必以云观道、以道观云。
       若观有形之云,则发现云是滋养整个地球生命的使者:但见,云蒸霞蔚,乘风直上珠峰之巅,飘洒为瑞雪,沉凝为冰川,汇聚为江流,利万物而不争;待百川归于大海,千回百转,融百川而不拒;蓦然化水为云,净化而升华,再回归故里,降为甘霖而滋润万物;进而,汇百川,聚万流,重归大海。
       云好像虚幻,但毕竟殷实。云生于滚滚红尘,如溪流而浸润万物,属入世的姿态;超然红尘之外,若彩云凌空,属出世的境界。云没有目的地,却拥有两个方向:向上则升腾为崇高,凌空妖娆;向下则沉凝为实务,滋养万物。
      水为文化之源,人栖水而居,繁衍生息,形成社会;而云则为精神的圣灵,崇高而飘逸。云原本是水,水原本是云,本是同一物,却具有两种不同的姿态。人若具有云水之精神,则会拥有实务与飘逸两种禀赋,云水之境界,也是生命的志高境界。
       若以道观云,在云时代,人类之物质经济、社会组织以及文化意识都聚集于云端,虚拟与现实融合于云端,国家之云、政府之云、财富之云、爱情之云、信息之云、知识之云、文化之云和智慧之云皆聚集于云端,于是,世界之道即是云之道。此时,构建不同的云,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若以云观道,在云的世界,世界无边界,国家无边界,城市无边界,企业无边界,家庭无边界……所有的一切无疆无界,今天的世界已经变为云界。在此基础上,世界的运行规则已经转换为云界的运行规则,世界的逻辑已经转换为云界的逻辑,不知不觉中,世界之道已经转换为云之道。此时,你必须把世界观转换为云界观,你必须拥有无界的思维,才能把握云界中的机会。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