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杂说中庸

作者:瞿旋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4748      更新:2013-09-07
文/瞿旋


中庸之道,在我们的话语词典里,一直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一种埋汰的颜色,为人所不齿。读了几遍《中庸》,感觉则不然。我一直认为,或许是因为古人没有那么多现代工具供借用、讨巧,大脑直接和天地自然对话的缘故,某些方面的道理反倒本真、到位,产生一种现代人无法超越的界度。
对《中庸》就是这样,初时想它,觉得无非是一种圆滑的方法论而已,倘读进去,便会再一次被古人的思想力量所震撼。
中庸之“中”,意为不偏不倚;之“庸”,意为平常不易。宋代程颢、程颐兄弟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基本原则就是“允执其中”,把握适当的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
它以极强的内省功夫,象水渗沙子一样,把理念渗入人心,使人“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德,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人若能达到这个“道(中和)”的境界,则天地各得其所,万物化育。
这分明把一个“中庸”提高到了至高至上的宇宙观的层次。
细细想来,看看周围,举凡万事,几乎都有个中庸在,无论是国事、家事、官场、商场甚或细微的人际关系,你处理起来,设若不计权衡,只取直线,肯定会碰一个钉子。成功者,多有意无意地作了“中庸”的处理。以战事而言,毛泽东最得意的“四渡赤水”,并不直奔目的,而是环回弯折,极尽委曲,设若划了轨迹,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庸”图形。二战时的日本,依侍国力强盛,不屑中庸,兵侵邻国,终致全面失败;而中国以“持久战”战而胜之,这“持久战法”就有“中庸”的意思在。其他一应事体,就更无需多言了。兵圣孙子、权谋大师老子之言,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中庸之道。
中庸为何流行广远?究其原因,这是由人性本质决定的,人自以为是智性的、理性的动物,其实不然,他浑身上下都是肉的器官,“肉”的就是本能的、自在的,都有自己的需求,外延、物化为存在形态,就是功利的抢夺、博弈。必然与他体发生纠葛、冲突,无论是国事、家事、个人之事皆如此。于是就需要有个调节在。人的智性、理性就体现在这个调节上。可贵的是,中庸一下就洞穿、扣准了人的这个本质,把应对它的策略推演到了极致;更可贵的是,它高屋建瓴地抽象了一套道德原则,并把它形而上为“天命”、“性”、“道”、“教”等概念,提升为世界观、宇宙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核心就是一个“和”字。真是一个旷达中外古今的大言!是一个大智慧!从这个高度讲,那些战事战法、孙老之言,又显得极其浅陋了。
中国是中庸的故乡,是施行中庸的大师,在古代几大文明先后消亡的情况下,中华文明延续如今,并呈现出中兴之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智慧。
就中庸本体来讲,应是形上的宇宙观和道德原则,然而可悲的是,在实践层面上,人们又经常把它世俗化为了圆滑、弱懦的技巧权谋。这就怨于人们自身的劣根性了。认识中庸的本质,也是需要人的素养的。
我们期待着煌煌宇宙之中,能有一个真正的大中庸时代的到来……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