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序傅玉丽小说集《墙》

作者:成曾樾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561      更新:2014-12-01
文/成曾樾

对于一位读者来讲,阅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那么,对于一位作家来说,创作一部好的作品同样是一种享受,而且会有更多的享受——享受构思,享受写作的过程,享受修改,享受发表和享受读者的检验。但作家还有另外一种“享受”,那就是要享受挫折、享受寂寞与享受失败,这是一种考验,只有真正的作家才能承受起这样的“享受”而不退缩。因为他们将写作视为天职,视为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将写作赋予了某种神圣的意义,而表现出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品格。这样的作家无疑是跨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敬业栏槛。在我的眼中,傅玉丽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
傅玉丽将文学创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正如她曾经说过的那样:感谢上天让我一直怀有梦想,没有在现实中迷失,以换取世俗的虚荣和功利。感谢上天让我对自己、对文学信心依旧,在现实的虚假、绝望中涅磐,在虚度、无奈的光阴中,利用文学创作发现、挽留了自己,对人生、人性有了更为透彻的感悟。不但应让自己的作品去净化读者,同时也净化自己,这就是傅玉丽,远离虚伪与说教式的写作,而代之以至诚至信之真。正是这种对于文学的信仰使她从创作之初便有别于一些以游戏文字为乐的“作家”,
人如其文,傅玉丽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第一次见面,你便会从她那清纯而文静的外表下感受到这一点,虽然坎坷与磨砺并未因她的真诚与勤奋而对她有所照顾,但她终于坚强地走了过来,而且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这是让我深深钦佩的。记得在鲁院学习时,她尊敬有加地称我为老师,其实,在我的心中,她早已是我的一位文友,因为在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也许正是鲁院师生间的一种有别于一般学校师生的关系:那就是教学互长,亦师亦友。何况傅玉丽是学员中难得的两次走进鲁院大门的人,就更是老朋友了。所以,一个多月前,当我正在湖北出差,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请我为她的小说集作序时,我没有任何迟疑便立刻答应了。小说集的出版,是她辛勤创作的结晶,也是文学对她的真诚回报。我为她高兴,作序自然也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了。
还是来谈谈她的小说吧。从小说表现的题材上看,傅玉丽的小说注重对于日常生活,特别是情感生活的表现,但她的笔触并未落入琐碎化或世俗化的窠臼,而是努力从日常的生活叙事中不断寻找新的视角,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生存、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并试图为平凡世界中的平凡生活注入一种新的意义与内涵。面对当前严重的世俗化、物质化的现实社会,这种勇于唤醒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与追求,呼唤人性尊严的回归,无不充满了真诚的渴望与勇气。
常言道:诗言志。小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这样解释小说的创作动力:“小说就是内心深处风暴的呼啸与冲击,展现出人们没有看到,或看到没有想到,想到又没有深深意识的生活。”这个时时激荡在这位女作家心中的风暴与冲击正是发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对于女性的关注无疑是她的小说的另一大看点。作者自白:她的作品不管怎样落笔,总是绕不过对女性的关注,这也许是女作家们的“通病”,但我以为这也恰是她作品的一个特色与亮点。由于作者对女性的敏锐观察,心理的细腻描摹,情感变化的准确把握,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各具特色,血肉丰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傅玉丽的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也很有值得称道之处。如她的小说并不刻意去追求故事的曲折跌宕,而是让笔下的人物与故事真实、清晰地得以呈现,犹如生活本身一样的自然流畅。小说中的情节不乏有情感的背离,情欲的泛滥,物欲的躁动和私欲的奔突,但透过这些涂抹在生活表层的斑驳杂色,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条淌动在作者心底的情感纯真、道德清澈的河流。
当然,作品并非尽美,还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如题材与视野上还需进一步拓展,一些语言与细节上的推敲还有待于细致等等。
傅玉丽是一位勤奋的作家,我与她远隔千里,难得机会聚在一起聊聊写作,但我知道她的写作仍在方兴未艾之中,后面一定还有更大的计划与设想,我们有理由期待她的更大成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鲁院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