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亲情悠悠

首页 > 散文 > 亲情悠悠

清明时节蒿粑香

作者:金兰仁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967      更新:2017-03-25
文/金兰仁

前几天,嫂子来电话,叫回家一趟,称要做蒿粑了。至今,家乡还有清明节前后做蒿粑的习俗,人们用它犒劳家人、亲朋及祭祖用。
  顾名思义,蒿粑是青蒿做的。青蒿很不起眼,遍地都是,但它却是一种很文艺的植物,先人早就认知它。青蒿是蒿属植物的俗称,有百称,诸如苹、藾、缕及萩都是它们的名称,《诗经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所指即是它。暮春时节,江南人好食野菜,诸如野芹菜,野葱及青蒿等。其中,蒿菜味道重,口感差,且只有缕蒿等几种气味小的青蒿才能食用,因而蒿粑食材一般是缕蒿。
  蒌蒿常白字写成“藜蒿”或“芦蒿”,因与麦子等时成长,家乡又称麦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是它。而他在《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中描述的“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则指的是艾(蒿)。艾茎叶绒毛较多,气味重,味极苦,无法入口,晒干后作外用药,用于针灸、洗浴等。家乡谚语“牛不吃臭蒿,猪不拱绒蒿”,告诉我们如何区别缕蒿与艾等不能食用蒿类。摘蒿时,如果长势太好,无人问津,鸡鸭不食,再加之气味冲鼻,十有八九是碰到艾蒿一类不宜食用的青蒿。
  家乡做蒿粑是件不大不小的事儿,如果哪家做蒿粑,都会邀亲朋小聚,有如做豆粑时的热闹。湖区水线附近的生长的缕蒿,因湖泥肥沃,且为了适应不停变化的水位,缕蒿长出细细高高的杆儿,只能吃杆儿,做缕蒿炒腊肉等菜肴。田间地头生长的缕蒿则是正常植株,叶多茎短,用嫩尖儿做蒿粑吃。蒿粑做法不复杂,缕蒿遍地都有,掐缕蒿是很简单的事儿,少时就可以获得大筐缕蒿嫩芽儿。回家后,首先将缕蒿嫩尖儿用手搓出或石臼砸出浓浓的汁液,留下的絮状物与糯米粉一道加水慢揉。捏成均等的剂子后,中包腊肉、酱干等馅儿,蒸笼蒸煮半小时后,清香的蒿粑就做成了。母亲健在时,会拿出父亲雕刻的木质粑印子,蒿粑塑成水果、动物及花草形状,看着各种花式的蒿粑,都有点舍不得吃它,吃花式蒿粑时,感觉比普通形状的蒿粑香多了,在我们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
  蒿粑由糯米制成,加之馅料里有油脂,香甜耐饥。冷热均可入口,早晚都可充饥,是种田人理想的主食或者点心,是女人们犒劳春播的男人最实惠的礼物。不过,现在大家都将它当成美食,显示出人们崇尚自然的希翼。青蒿气味特殊,难于用语言表达。而蒿粑些微苦涩,口味清新。刚出锅的蒿粑,混合馅料的油香味道,让人口水涟涟。蒿粑切成薄片后,用家乡菜油煎熟吃,黄绿相间,想起来都让人满口生津。央视二套《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收到我邮寄蒿粑的北方朋友说,蒿粑味儿特殊,气味清新,没有见过。现在,每到清明时节,城里的店铺也看到商机,推出作为主食或者点心。聪明的江浙沪人,早就将蒿粑或青团子推向地方美食的行列,四季都有。
  即使现在,家乡人都信奉食用蒿粑或缕蒿,能防病治病。村里的接生婆及郎中有个口诀:“清明前后吃缕蒿,端午前后挂艾蒿,立秋前后熏臭蒿”。中医说,蒿是常用的草药,微苦,有抗疟疾、抗菌及抗寄生虫等作用。青蒿含有多种挥发油,只要揉搓蒿叶,就会闻到这种特殊气味,有的浓烈,如艾、黄花蒿;有的清淡,如蒌蒿等。所以,缕蒿能吃,多戎毛的艾蒿以及臭蒿就只能煎水洗浴或干烧熏蚊子。想起来还真是有道理,在平日里,青蒿少有虫害,人吃蒿粑后发出的气味,肯定能驱虫避瘴。夏秋,手臂上涂青蒿的青汁,蚊蝇会避而远之。蚊叮虫咬之后,将青蒿搓成泥,敷在患处,病灶会很快会痊愈。前两年,看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以及中国援外医生用青蒿素治疗非洲的疟疾资料后,深感普通百姓的伟大,几千年来,尽管百姓不明白青蒿治病防病的原理,但一直用它,今天人们所做的一切,也只不过是给先人留下来的民间处方给予科学解释罢了。
  在家乡,蒿粑之所以传承至今,与寒食节的习俗有关。小时候,母亲说每年有两个鬼节,七月半要烧钱,三月三吃蒿粑。都说蒿是南海观音托梦到人间的仙草,吃了能驱鬼,还有的说吃了蒿粑以后,不怕厉鬼及蛇虫,因此成了寒食节的标志性食品。寒食节(鬼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源于纪念介子推。时间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因禁烟火,只吃冷食而得名。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唐代韩翃《寒食 寒食日即事》中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说的是时令。五代云表在《寒食诗》中描写的“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则说的是寒食节的祭扫活动。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节是大节日,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到清代,寒食节流行项目不再普及,扫墓及怀念先人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开始式微。加之与清明节如此靠近,阳气为主的清明节逐步兼并寒食节,并吸纳寒食节的活动内容,寒食节的标志性食物蒿粑就成了清明时节的佳品,有的地方干脆称之为清明团子,清明馃。
  而对于九江人,吃蒿粑则有自己的记忆。明代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将原居住在九江鄱阳湖一带富裕之地的先民,强制迁徙到人烟稀少的幕阜山北麓。迁徙路上,拖家带口,餐风露宿。勤俭的农妇将米粉,掺蒿子和水,和成饼状或圆球状,蒸熟充饥。为了赶路,经常利用难得的埋锅做饭机会,多做些蒿粑,装在行囊里,作干粮。到陌生地方后,勤俭习惯保留下来,吃蒿粑的习俗代代相传。流落在外的人,吃到蒿粑思念家乡,留在故乡的人,吃蒿粑思念远方的亲人。
  蒿粑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食品,是清明节(或寒食节)标志性食物。蒿粑就像粽子,月饼一样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们享受时令的赐予,予医于食,缅怀先人。蒿粑就是乡愁,每当想起时,满口生津,个中微苦的味儿激起对亲人的思念;蒿粑也是号令,看到蒿粑就知时节,远在他乡的儿女,都会赶到家中,看望父母,祭奠逝去的先人。蒿粑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梦想,寄予着一代代人回归自然的本真。在幸福的今天,蒿粑、粽子和月饼等食品,将会赋予新的内涵,它们包含的清新、自然的味道将会更加浓郁、绵长!
                二0一七年清明节前
下一篇:追忆父亲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