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周宁,素有 “天然空调城”之美誉,单是这名字,便仿佛裹挟着山野清风,令人未往而心先凉爽。此行探访,我得以领略其山水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每一处景致都似一首诗、一幅画,镌刻进记忆深处。
首站便是享有“华东第一瀑”之称的九龙漈瀑布群。相传古时九条蛟龙曾聚游于此,故而得名。虽未得见蛟龙踪影,眼前的瀑布群却以磅礴之势震撼人心。在山顶时,轰鸣之声裹挟着游客的惊叹声远远传来;于山间遥望,飞瀑自天际倾泻而下,如银河倒悬,喷银泻玉,弥漫山谷,两侧山麓倒映潭中,山水相融,碧色如洗。待至山脚仰视,瀑布似劈开群山的巨幕,万缕银丝垂落,水雾弥漫山谷;侧面观赏,水流撞击岩石,如碎玉飞溅,凉意沁骨,最终化作柔珠,汇入深潭。
游人穿梭于瀑布前,五彩衣衫与飞溅的水花相映成趣,恰似为瀑布染上斑斓色彩;笑声、赞叹声与瀑鸣交织,奏响激昂的交响乐;汹涌的激流奔腾咆哮,宛若苏醒的雄狮,气吞山河。而流传于此的民间神话,虽虚实参半,却寄托着百姓对壮美山河的敬畏与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正义与道德的种子播撒在代代人心间。体现了古人普及教育的智慧。
鲤鱼溪的独特人文景观,更是令人称奇。相传数百年前,沿岸两村纷争不断,先祖以溪养鲤,既防投毒,又化解矛盾,成就了如今人鱼同乐的和谐画卷。踏入鲤鱼溪,清澈溪流穿村而过,溪边古居、石桥与石板路诉说着岁月沧桑。溪中数万尾色彩斑斓的鲤鱼,闻声而动、见人而聚,灵动的身影为古朴村落增添了生机。溪边小店林立,与溪流共同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生活长卷。漫步其间,仿佛能听见溪水讲述千年往事,空气中飘散的传统美食香气,更勾得人垂涎欲滴。不经意间,一家小店墙壁上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 ——鲤鱼溪有文化、有传统,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发展。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后为鲤鱼溪指明的发展方向,字里行间尽显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百姓生活的关切。溪边孩童嬉戏的身影、欢快的笑声,更让人看到古镇生生不息的希望。
夜幕降临,灯笼次第亮起,为鲤鱼溪披上五彩霓裳。灯光映照下,水草摇曳生姿,静谧古村与热闹烟火交融,既透着历史的厚重,又洋溢着新时代的活力。而鲤鱼溪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令人动容。自南宋末年郑氏先祖迁居于此,村规民约守护着人鱼共生的独特景观,鱼祭习俗传承至今,溪中鲤鱼不仅是 “哨兵” 与 “保护神”,更成为维系村落文化的纽带。远处百亩荷花池,恰似鲤鱼溪的后花园,荷花亭亭玉立,为这幅山水画卷添上一抹清雅。
周宁的惊喜远不止于此。七步镇八蒲村亲凉谷的水上乐园里,大人小孩戏水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水面;蒲源镇上洋村花鲤小镇的静宇多肉馆内,数百种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令人目不暇接。“九尾狐”栩栩如生,似守护着园馆;“法师缀化” 色彩斑斓,如绽放的花朵;“山地玫瑰” 肉嘟嘟的模样惹人怜爱,听管理员科普后才知,这些可爱的植物有着独特的生长习性,耐旱易养,尤其是山地玫瑰,半年沉睡、半年苏醒,恰似梦幻中的精灵。
夜间山野一袭清风,清新舒爽,让人酣然入梦,果真名符其实的“天然空调城”。
周宁之美,美在山河壮阔,瀑布的雄浑泼洒出山水的豪迈;美在小镇静谧,烟火流淌着岁月的温柔;更美在文化底蕴深厚,从民间传说到村规民约,从历史古迹到生态智慧,处处彰显着这座小城的独特气质。这里的绿水青山,不仅是诗意栖居的家园,更是蕴藏 “三库 + 碳库” 与生态宝藏的沃土。
看!周宁!气壮山河!破开了一道窗,与天同色,那一瀑!泼洒了水的刚柔,泼响了山谷的回音,拨通了山间的动脉,泼出了山头的豪迈,泼活了山脉的动态,铺开了山川的气派,铺展了山水的壮美。
周宁生态的诗情,生命的力量,站在周宁的山水间,看瀑布飞泻,望溪水潺潺,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赞叹。愿祖国的绿水青山永续,如周宁这般,永远焕发蓬勃生机,书写繁荣昌盛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