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看日历,仅凭吹过栅栏的微风,柔柔的,透过树枝的阳光,暖暖的,就知道自然界的春天到了。可是,阳光明媚了几天,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湿冷取代了温暖。我们这里的春天总是比家乡的慢一拍,当家乡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时,我们门前的迎春花才刚刚透出嫩芽;当家乡满地飞红不忍踩踏时,我们的春天才刚刚有了一点规模。
过去的复活节,本该是我们这地区经历寒冬后的第一个草地返青走出户外的节日,因为疫情,我这个胆小鬼还是以居家为主,最多deck上坐坐,屋前屋后转转。见到路上遛狗的人,远远的打个招呼,算是见证一下自己还在人间。除了树上的鸟叫声,远近什么声音都没有,即便有风吹过,树叶还未长成,也听不到莎莎声,静得出奇。
今天一早在窗外鸟儿一声声清脆的呼唤中醒来,打开窗帘,一束温暖的阳光射进屋内,滋生出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看着鸟儿在树上飞来又飞走,松鼠在枝间跳来又跳去,好羡慕那份自由!人类似乎很强大,但在病毒面前又很脆弱,远不及这些小动物。小小病毒几乎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想当初,大米面粉放在角落,荤菜蔬菜装满冰箱,满以为这些东西吃完,便可以自由出门了。没想到春去夏来秋逝冬至,时间轴上移过四季,又一个春天到了,疫情还没过去。好在接种疫苗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在第二针的等待中,相信人类的春天就在眼前。
以前总觉得只要没有天灾、战争、饥荒、瘟疫、动乱,所谓的生活好坏也就是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这次发生的疫情,比我原先想象中的要好很多,除了不能去人多的地方,其他一切照旧,并没有感觉到质的变化,甚至连量的变化都谈不上。确实,事情都有好的和不好的两面。就我而言,事已至此,生活反而变得非常简单,真的哪里都不去了,在家也就心安理得。空余时间多了,读读书,种种菜,学学历史,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写写打油诗,手机拍拍花草,居然忙得好像是在做多了不得的事情,有时还搞得晚睡早起。
疫情让人的生活节奏慢了很多,有更多的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我期盼的。以前因为闲暇时间不多,习惯了看有用的书,或者想从中得到点什么,现在学会了读闲书,看似无用却有营养,不一定带来直接受益,但给我愉悦,且引人思考,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自己。看书也不再废寝忘食,喜欢那种随时能放下又随时能捡起读闲书的感觉,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不过,看着有朋友整日匆匆忙忙热火朝天的努力进取,审视自己,那么的安逸,没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去完成,似乎有种小小的颓废感。
都说疫情让很多人失去了幸福和快乐,剥夺了人们出游和聚会的自由,严重时甚至连饭店健身房都关门停业。但广阔天地一如既往敞开她的怀抱接纳着我们这些被禁足的人,回归到大自然中,心情得到舒展,是对没有社交活动带来的孤寂感的很好的治愈。且除了看到周围的人带着口罩,其他没有一样让人感觉到有疫情存在。
多数时候,想起游玩总会想到别处,习惯把眼睛盯着远方那些名胜古迹而忽略身边的美丽风景。有时想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心境,不是非要到了大海边,才会心花怒放。假如一个人连自己触手可得的一小片风景都从未潜心品味过,非要去远方寻觅,我想结果也可能不会如意。这次疫情,让我们玩遍了本地的山水和农村。说是农村,其实离城很近,只是以前不曾放在心上。上山下乡,仅仅是为了游玩,一样能得到面朝大海的感觉。
说实话,一开始也是往旅游点去的。很快发现,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周末出门,通常游玩的地方几乎都停满了车。有的地方甚至比往常人流量还大,地方政府只能呼吁大家不要往那些游玩点去。曾去过一个州立公园,入口处汽车都排起了长队,想想还是小心点为好,我们掉头去了别的地方。以后出门,车多就不下车,没车的地方停下来,去森林爬爬山,去原野走走路。或者停在湖边树荫下,打开窗户吹吹风,听听音乐,聊聊天,也蛮好。
有一个周末,在Hudson河边,那里范围很大,树木很多,原以为人会很分散,没成想骑车的,跑步的,走路的,遛狗的,林间小道来来往往人员不断,我们索性走进树林,脚下厚厚的树叶软绵绵的,走在上面嚓嚓嚓的脚步声节奏感很强。凉风习习,河面上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游艇、划艇来来往往,我们在那里呆了足足三个小时,完全忘了这是在疫情中。
因为疫情怕出门买菜,在后院学着种菜,收获超出了我的预期;也因为疫情无法经常去买馄饨皮子,于是学会了自己擀皮子包饺子,馒头吃腻了就做包子,揉面发面都找到了感觉;又因为疫情在家工作,一家人有了一起吃午饭的机会,促使我烧菜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疫情带来的并不都是负面的,真的静下心来,居家的日子还很好!
但是,这样的日子虽好,我还是希望更好。过几天第二针疫苗打完后,我会有更多的事情去做。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快要解放了,才会念起疫情中的种种好。假如现在告诉我,这样的日子还要再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会怎么想?我真不知道。
April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