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英雄_家国情怀_文狐网

追忆英雄

高安侠|24395次浏览|个人主页

       项羽几乎是失败的象征,因为失败便不被承认,在京剧舞台上被演绎成一个滑稽的大花脸,捋着一大把胡子。其实,他在乌江自刎时也还很年轻,算是位青年将才。噩梦般的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使项羽的霸业逐水而去,让他徒唤奈何: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江山易手,犹不能忘怀于虞姬,这正是项羽不同于一般草莽英雄的重要区别。宝马娇妻,必是真英雄所至爱。一千年之后的成吉思汗曾毫不掩饰地说:“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夺人宝马娇妻了。”
       项羽的戎马生涯中似乎仅仅有这一个女子追随,我曾无数次地想像过这个女子,在刀光剑影的日子里始终不离不弃,不是至情至性,恐怕难以做到。虞姬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知,名气远远不及权欲熏天的武则天和懂得如何智慧地利用自己身体的上官婉儿,也比不上美貌著称的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们,但她是个不凡的女子,为了不致拖累夫君,而使其东山再起,决然拔剑,顿时桃花飘零,玉山倾倒。
       有种叫“虞美人”的花,开得极为娇艳,据说,就是她死后精魂所化。
       此刻的项羽惦记的不是所谓英雄大业而是这个娇弱的女子,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真英雄必有软弱的一面。小时候我曾看过吴冠中的一幅油画《霸王别姬》,那时并不知道这个故事,但画中那个男人的痛苦情状深深印刻在脑子里。英雄盖世的项羽一手抱着死去的虞姬一手支着前额,半跪于地。整个画面充满着绝望与悲怆气息。
       相形之下,他的对手刘邦则更具有所谓政治家的“风度”。一次与项羽交战,败逃之际嫌车不快一脚踹下去一个儿子,还嫌不快,一脚又踹下去一个。两军对垒,项羽将刘父押至城楼,恫吓刘邦说要将其父煮成肉粥,不料刘邦听后哈哈大笑:“俺俩是哥们,俺爹就是你爹,你煮肉粥喝,别忘了分给俺一碗,如何?”
       无赖情状,跃然纸上。楚汉战争在本质上是一个率真的英雄与一个老练的无赖之间的较量。
       在权力的角逐上只有成败,没有对错。刘邦显而易见是成功者,在这里似乎产生了一种“马太效应”,使得成功者的一切都罩上了迷人的光环:狡诈成了智慧,无耻成了机变,刚愎自用成了自信果断。而项羽这边正好相反:勇敢成了鲁莽,直率成了粗鲁,天真成了幼稚,在这里汉语体现出不可理喻的两面性。
       于是,今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教人如何“成功”的书籍:如何巴结上级,如何讨好异性,将曲意逢迎说成灵活机智,将欺骗隐瞒说成适者生存……充斥着腐朽气息的“智慧”大行其道。 我并无意为谁叹惜,实际上刘、项不论谁成功,历史的大致流程也不会改变,只不过
某个朝代的名号会有所不同罢了。
       项羽死后也一直没有安宁过,“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有人可惜他死得太早;“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有人说他本来难成大业。正如楼有多高,背后的阴影就有多长,一种优点必然伴生一种弱点,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后人怎样评说都自有他的道理。
       八百多年前的李清照很喜欢这个失败了的英雄,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既然游戏已经结束,那么将生命便定格于此。这同样才是真英雄所为。
       对项羽的追忆,不仅仅是因为他叱咤风云,更重要的是他的至情至性与结束一切的勇气与从容。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