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体现,更是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状态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文字化作利剑,无声却致命。这就是网络暴力——一种在虚拟世界中悄然蔓延的恶行。它不似现实中的肢体冲突,却能在精神层面造成深重的伤害。
网络暴力,通过互联网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诽谤、侮辱或骚扰。它从匿名的恶意评论到公开的人身攻击,从无端的指责到有组织的网络围攻。网暴的受害者可能是任何人,从普通网民到公众人物,无一幸免。
那么,那些在网络上肆意攻击他人的施暴者,他们的心理状态又是如何呢?
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存在感、缺少话语权或者被忽视的人,在网络上找到了一种释放的途径。他们通过攻击他人,感受到一种扭曲的权力和控制感。
有些人,心里有情绪没有勇气发泄,怕得罪人,但是在网络上施暴,不用直面被害人,而且有一众伙伴,有人煽风点火带节奏,风助火势,火借风力在对受害人的无情攻击中,借着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来满足自己的残忍内心需要。转嫁自己的痛苦,从而发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他们因为个人生活中的压力和不满,将负面情绪通过网络暴力的方式宣泄出来,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网络施暴者感到可以逃避责任。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中,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有实际的后果。因此他们任意施暴而企图逃脱法律责任。
他们缺乏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尊重,对自己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全然不在意,甚至故意或者肆意故意伤害他人。
谈到针对一部影片的网络暴力,尤其是那些未曾观看便对演员和导演进行恶意人身攻击的行为,显然是不理性的,因为它基于未经验证的假设和偏见。公正的评价应当建立在对作品的全面了解和客观分析之上。因此在根本没有观影,就跟风围攻演员和导演,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对演员和导演进行人身攻击,而不基于作品本身,这种攻击可能会对他们的名誉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是非常不公平的。我看到在拍片时年仅14、5岁的孩子,和年逾90的老人,在酷暑和严寒中尽心尽力地工作着,他们小小年纪就抱着尊重艺术,致敬经典的心,从走路、穿衣、一颦一笑、写字、绣花、背诵书中的章节和诗词……一丝不苟地学习,拼尽全力想要捧给观众一件艺术品。直到电影公映的那天,他们也有些人还没有满20岁,而老人家已经97岁高龄了。他们并不反对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对他们的表演进行批评,然而,残忍的人身攻击、群殴一众青少年的网暴,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这种行为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恶劣化,助长了网络暴力的风气。它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破坏了网络社区的和谐与秩序。
电影和其他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心血的结晶。即使作品存在争议或不足,也应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批评,而不是通过人身攻击来表达不满。
这种攻击可能是群体心理作用的结果。一些人可能在没有独立判断的情况下,跟随他人的意见进行攻击。
对他人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肆意攻击,不仅是道德上的失范,也可能触犯法律。这种行为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必要的法律制裁。
这种行为对于施暴者自身也是一种成长上的阻碍。通过恶意攻击他人,他们失去了自我反省和提升的机会。
对于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这些评价应当建立在对作品的了解和尊重之上。
对未观看影片便对演员和导演进行恶意人身攻击的行为,一些人可能通过极端或负面的言论来吸引他人注意,以提高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可见度或获得认同感。
也有人因为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利用网络作为一个出口来宣泄情绪,而不顾其对他人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跟随大众的意见或行为,说什么、做什么根本不在乎,就单纯的蹭蹭流量、寻找存在感、用他人的精神痛苦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通过攻击他人来获得特定群体的认同,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形象。有些人为了寻求刺激或乐趣,而参与到网络暴力中,他们对造成的伤害根本不在意。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重视,在网络上可以把没有反抗能力的人踩在脚下,从而感受到了一种虚假的权力感,通过攻击他人来体验这种权力。
但无论如何,现在的社会毕竟是法治社会,精神暴力也是暴力,任何欺凌他人的行为,最终都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当然公允而客观的批评永远都是对作品和社会有益的,希望我们的观众能够带着善意和尊重,对艺术作品提出批评意见,但是演员、编剧和导演与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群体的人身攻击、围殴,对他们也是会造成伤害的。大家善良一点,给孩子们一点生存空间,他们还小,不要让他们带着创伤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