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地球,地球的旋转,将历史定格在1981年的阳春三月。
当时的中国,像一位久病初愈的人,颤颤巍巍,百病待复,百废待兴。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一门心思埋头抓经济,环境保护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坦率地说,环保意识还很淡薄,可就在这个当口,地球的“眼睛”——月牙泉——便向飞速发展的国人频频亮起了“红灯”!
消息最早来自《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题为《救救月牙泉》的文章。
文章说,出敦煌市区向南5公里,有一座高大的沙丘横亘在面前,这就是鸣沙山。在沙丘的怀抱里,有一汪清泉历经千年而不干涸。这汪清泉形状如一弯新月,因此当地人就叫它月牙泉。这种水沙共生的奇景,十分罕见。
而最近几年,月牙泉却出现了令人心惊的变化:自然形成的月牙泉形已变成“亚铃形”,泉水最深处只有一米多,淤沙上涌,泉底裸露,一片狼籍。历经沧桑二千余年的月牙泉到今年已衰败到令人难以目睹的地步。经测量水域面积由60年代的22.3亩,缩小到6.9亩,缩减了69%,最大水深也由原来的7.5米下降到1.9米,平均水深由原来的4.5米下降到0.8米,下降幅度占82%,西域古胜迹频临干涸的危险。
这则短消息前还加了编者按——敦煌曾是个水草丰美的绿洲,千年来人们在这里利用自然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是发展到今天,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有专家断言,若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10年后,敦煌将成为第二个楼兰。如今,没有了月牙泉的鸣沙山还叫鸣沙山吗?没有了月牙泉的敦煌还叫敦煌吗?莫让敦煌成为第二个古楼兰。莫让湖泉之水成为我们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说起这段消息来历,还得从杨振宁教授来敦煌旅行说起……
世界公认,杨振宁教授的最大荣耀除了诺贝尔物理奖外,还在1980年获得Rumford奖。这是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在物理学领域有重要发现的科学家的。
1980年8月,那是一个秋阳斜视的下午。
杨老先生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在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全程陪同下,来到鸣沙山月牙泉观光。鸣沙山中静卧的月牙泉水,清澈见底。早已装备好的几峰骆驼,披着节日的盛装,跪地迎客。在驼把式的帮助下,杨教授笑容可掬,骑上驼背,骆驼“嚯”地站立起来,情急之下杨教授死死抓住驼鞍,虽前俯后仰,惊恐不已,但还是稳骑驼背,乐此不疲。同行也一人骑一峰,在鸣沙山下陪转一回。大家对杨教授说:“骑‘沙漠之舟’,您可能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吧!”杨教授笑道“真的是头一回”。
骑罢骆驼归来,杨教授走到泉边,盛叹泉水太少,扫兴心仪。他拿着小仪器在泉边不停地测量,边测边说:沙不侵泉,泉不吞沙,这是个千古奇观。他力求从物理学上找出答案,然而百思不得其解。他摇晃着脑袋,走到百年旱柳的阴影下,斯斯文文地坐在沙滩上,又似乎在倾听百年旱柳讲述圣泉百年的故事……他拣了根指头粗的枯枝,漫不经心在沙地上写出几个字:“沙泉,地球的眼睛。”他的字和他的叹息声刺痛了随行的张记者,次年三月,《人民日报》刊出上述文章,“月牙泉告急”的事态,这才大白于天下。
《人民日报》,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权威的媒体。
一石激起千顷浪。
此文,直逼国务院、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眼睛。
此文,等于重拳敲击敦煌县政府领导、月牙泉管理者的心门。
此文,亦引起中国读者乃至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顷刻间,舆论哗然一片。
于是,人们又把焦急不安的目光一齐投向了敦煌、投向告急的鸣沙山、月牙泉。就在这时——198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王任重陪同邓小平副主席来敦煌视察,王部长抽空视察了月牙泉,并把月牙泉的情况向邓小平作了专题汇报。
于是,全世界都开始关注鸣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也睁开眼睛,回应世界的关注!
摘自纪实文学 《永远的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