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杂文时空

首页 > 评谈 > 杂文时空

卖字及其它

作者:张瑞田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6450      更新:2016-02-09

       作为特殊的商品,书法的功能性与文化含义,一直被市场青睐。只是我们的价值观对市场,对商品,对交易缺少正确的理解,因此,卖字一直是羞羞答答的事情。
       历史典籍不乏卖字的记录,这说明,中国文化之载体的书法,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具有格外的份量,分金购买,也是符合现实逻辑的。如果说唐宋两朝采购书法,是皇权意识,也可以解构成国家行为,那么,明清时节对书法的购买热情,则是社会各阶层热爱书法的体现。若说哪种方式更切近书法,后者所依据的商业规律,等价交换,是对书法的足够尊重。
       反右、文革等极左的历史时期,一切商业行为都被打成资本主义的烙印,在文学艺术领域,文章、书法稿费均被取缔,涉及市场与营销的行为大逆不道。假借革命的名义,扭曲了经济规律,消灭了市场,导致长时间的物资紧缺和市场萧条。改革开放以后,正常的经济生活得已恢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搞活市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鼓励竞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文化产业一词出笼,艺术品市场被重视,基于此,书法家有了另外的身份——艺术商品的创作者和生产者。书法家也不甘于清贫,他们的书法作品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宠,书法家本身也一跃为高收入阶层,重塑了当代书法家的形象。
       不过,矫枉过正,当我们不再把卖字看成道德之沦丧,人格之低下,又在消费主义的诱导下,一切向钱看,书法家的商业气质浓郁起来了。首先,文人之间的笔墨往复,量化成彼此的商业交换,平等的艺术交流,演变成江湖斗富,在书协组织担任的职务,被疯狂追逐。久而久之,卖字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带来了新的问题。
       应该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分水岭,当代书法家的经济收入剧增,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以卖字所创造的书法家富豪比比皆是,以卖字所形成的中产阶级队伍日渐壮大,以卖字提升社会地位的普通知识分子如过江之鲫。
       总之,卖字提升了当代书法家的消费能力,改变了价值结构,积极意义史无前例。然而,这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的隐忧和危机无处不在。毋庸讳言,卖字是商业行为,自然与竞争相联系。既然形成竞争,彼此诋毁,江湖谩骂,还有舍我其谁的夜郎自大心态,变成了书坛的常态。各级书协组织换届,无不勾心斗角,弥漫私利的阴影,让君子汗颜。要么无耻追逐虚无缥缈的“封号”,什么“大师”、“巨匠”的,几近变成了当代社会价值的新宠。其实,“大师”、“巨匠”一类的形容词,也是卖字的助产剂,与客观的历史评价风马牛不相及也。
       另外,利益与权力向来“友好”,当书法家卖字成为经济增长的手段,权力的渗透就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一夜之间,官员书家涌入书坛,暗中卖字,不足怪哉。如果说,书法家之间的争斗,是书法家的“主权”,那么,官员书家的介入,便是借助权力对竞争秩序的颠覆,是不公正的竞争,当然值得警惕。
       卖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需鼓励。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管就死”、“放就乱”,当艺术品市场缺乏必要的、符合产业特征的管理方法,眼下的卖字,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方与消费方面对面讨价还价,画廊等中间商的作用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作品的质量不能量化,作品的价格也是见人下菜碟,没有靠谱的依据。
       卖字要卖得有尊严,卖字,应该利国利民。现在强调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甚至把文化产业视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那么,围绕卖字种种,是不是该有高屋建瓴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助推手段。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