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穿越地狱抵达天堂

作者:郭恩平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216      更新:2017-06-14
——读方格子《一百年的暗与光——中国麻风病降伏记录》

文/郭恩平

病者:浴火重生

生之为人,难逃病痛。见过骨断与流血,听过呻吟与嚎叫,但从来没有见过麻风这样恐怖的病,无痛的侵蚀。病人没有痛觉,但皮肤和神经却在悄然毁坏,鼻塌眼瞎,手足溃疡,萎缩,甚至失去手掌、脚掌、双腿。病菌时时刻刻蚕食着肉体,慢慢肢体不全,残缺毁损,实在惊悚无比。我只阅读文字,已经触目惊心,不知作者如何面对这些残疾到极致的病人?
由于病症的可怖程度,麻风病被称为“风吹来的魔鬼”“天刑”,被认为是道德败坏者的报应惩罚,于是遭受到了周围、社会的歧视与敌对,一家人一辈子抬不起头,这才是病者心里无言的痛,是人生的灭顶之灾,生不如死。夫妻逃走,兄妹不认,人人远离,四面楚歌,冰刀霜剑。“它发端于肉体,却要接受道德的批判”,是作者深情的感叹与同情。“人生必定苦多,为什么偏偏是我”,又是患者一句多么无力的问天?
由于对麻风病的极度恐惧却又束手无策,世界各地纷纷将麻风病人隔离关押,驱赶至深山僻壤,甚至火烧活埋枪毙,无所不用其极,手段极为残忍,根本不当病者当人。由于难以承受麻风病的非人折磨,更由于无法承受社会的冷漠歧视,太多的麻风病患者选择了自尽。一位亲生父亲咬牙把六七岁儿子推下悬崖,另一位父亲临死前想要掐死儿子以终结他的痛苦。这是何等的绝望,才会下此狠心?
随着采访的深入,作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麻风病人眼中的希望和坚持,心中的渴望与温情。有的麻风病人剃度出家,有的信佛寄托,安静地生存着。徐小童渴望读书,母亲为此改嫁。华宣和孙小根夫妻手拿菜刀为孩子找回尊严,曾福康无私照顾孙小根的妻儿,并重新组建一个家庭。曹阿姨的女儿秋秋得到周围一群人的爱护。湖南桑植县山顶的一位麻风老人,“当他因病痛几乎想要放弃生命跳崖时,是一只小黄狗的眼神挽救了他”。人与动物,在此刻息息相通。
麻风病人也有对爱情的渴望。随着国家对麻风病的深入认识,《婚姻法》解除禁令后,麻风病人的爱情,便成为麻风村最美的风景。蔡海球和汤金灿兄妹一般相亲相爱终成眷属,方泉水和周珍香在护工过程中渐生情愫终于开花结果。徐元祥去世后,他的好朋友王柏子接过他妻子陈爱娟互相照顾。陈东患上麻风后,女朋友小娟跟随而来。
麻风病人中,不乏知识分子、多才多艺者,他们身残志坚,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创造的精神和文化的光芒,以及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美好品德。庄剑雄联合病友王迁、韩松涛创办世界上第一份麻风患者杂志《晨光季刊》。钱爱观为足下垂内翻设计矫形的鞋子,陆观骅发明特殊的开门工具,曹大娘想出用牙咬瓶盖的方法,孙运潮种植中草药自学中医,郑建松也学习中医服务大家,刘大爷和妻子苏文桃“从不放弃让我们的生活好一点,更好一点”,周柏珑常常给村民做生活用具,孙辛根给人针灸治疗。
绝大部分的麻风病患者康复后回归了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的成了党政机关干部,有的成了企业家。蔡小东在一条腿锯掉的情况下竟然主动要求跑供销终于成了企业家,广东患病作家林志明的作品《苦难不在人间》获得国际威尔斯利奖。这些都让读者由衷欣慰。
虽然命运对他们残酷,但他们的心中依然充满爱心。1938年为纪念“八•一三”一周年,中华麻风疗养院病员全体自觉淡食一天,把节省出的7元菜金捐献。郭登州老人将节俭下来的一万多元设立基金,资助贫困孩子上学。2008年汶川地震时,麻风村病人纷纷捐款,几乎倾其所有。
阅读的过程,时时被感动着。感动于麻风病患者那一份顽强的坚持、纯美的真情和温暖的爱心,他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寒冬走向暖春,从恐惧走向欢乐,从地狱走向天堂。他们一样也可以快乐,一样也可以长寿,一样也可以幸福。祝福他们。

医者:天地仁心

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人类救自己。自有人类以来,总有伟大的人、勇敢的人、慈悲的人,不忍目睹病人的痛苦,而立志消灭疾病,发展医疗事业。古有神农氏,今有广大医生。当然,这个过程是艰辛的,特别是麻风病的治疗,完全是在荆棘丛生的血路前进。作者另一半的笔墨,记录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让人肃然起敬。一则则感天动地的光辉事迹,令读者潸然泪下。
救死扶伤的医生,历来是受人欢迎的。但是,当他是麻风医生的时候,他就和麻风病人一样被人远拒。楼歧光在车上被同行远离。他去随访病人,要说是某某家的亲戚。采血取样就在冷僻的路边,在放弃的砖窑厂。“没有告别,没有感谢,连再回头看一眼,都觉得是羞辱”。给病人治病,竟然成了不可告人的活。这需要多么的勇气和忍耐。
在痛苦面前,在疾病面前,医生没有国界,爱心没有国界。1881年,英国传教士梅藤来到中国,积极投身麻风病的救治工作,从小小的戒毒所,到杭州广济医院,整整45年时间,倾注毕生的心血,使麻风病的救治从无到有,从简陋收养到优质医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美国学医青年马海德,不仅没在困难面前动摇,反而更坚定地投身革命事业。他大胆脱去隔离服,把病人溃疡的腿放到自己腿上,主动和病人握手。他在中国整整55个春秋,积极建设麻风康复中心和麻风医务人员培训某地,将中国人麻防事业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还有一对英国父子,马雅各布和马雅各,先后为中国的麻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让我们永远怀念。
在征服麻风的路途上,涌现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医生。高鲁像神农氏尝百草一样,把麻风病菌注射到自己的身体里去体验。他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动了所有病人。姚雨冰从部队转到浙江省卫生厅,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浙江麻风医院院长,他用大无畏的行为让全体病人感受到“姚院长不怕麻风。”他不仅自己献身于麻防事业,而且把妻子、儿子都调到麻风病院工作。这是何等的无私、何等的崇高、何等的感召力量?陈德友担任浙江武康疗养院院长时,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把38年的青春全部献给了麻防事业。他关爱病人,同时体谅每一个医护人员,尊重他们的选择。他说:“每一个想走的,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我都不留”,因为他“不能让病人在饱受社会歧视,遭受家人抛弃之后,还要面对一张不得不留下来的医生的脸。”这正是为了更好地防治麻风。
一名军人,不幸患了麻风。但他没有气馁,没有绝望,而是积极地治疗,在医院的图书馆里自学成才,康复后留在了医院。他的心中有一个信念“要有爱,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生活的热爱”,要把病人的精神激发起来。于是,他组建了扫盲班,成立了篮球俱乐部,创办了戏剧班,让整个医院活跃起来。“把身体交给医生,把灵魂交给自己”,“安定的是身体,活跃的是精神”,是作者对他的美好赞语。
到麻风医院工作,是大多数青年人不愿意的。但倪启超开始畏惧,想逃,后来立志献身于麻防工作。“他总是给自己打气,受点委屈算什么,做出点成绩来,让生命更有价值。”他在选择面前,想到的是“我走了,他走了,谁来照顾你们?”他还说:“我的命是捡回来的,大概就是要我活着,来为麻风病人服务的吧”。这是多么可爱可贵的青年人啊!严丽英带领麻风村青年医疗团队,着力从身心两方面,来疏解病患身体和心灵的郁结,成功总结出麻风病人综合性分层次心理干预理论。她面对别人的质问,总是笑笑,“因为她知道,任凭怎么解释,人家都不会理解。”她是因为见证了第二代麻防工作者最坚韧的岁月而被深深感动的。
除了高鲁,有一大批的医生以身试药,不惜肉体的痛换来医疗的成功。陈德友和同事们自行研治草药,并第一个喝下试验。姚雨冰、章恒华、倪启超等,都亲自往自己身上注射药水,以观察反应,调整剂量,让病人少受痛苦。这需要冒着多大的风险?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么伟大的牺牲精神?
张国成教授,一直为麻风事业奔波,争取国际援助。“他发脾气,他感伤,他痛惜,大都是因为麻风病人的事没有落实好。”他为病人做了手术,却要为此自责:“我遗憾的是,为太多麻风病人截去了双腿……截肢是破坏性手术,我有遗憾……”他用神父援助的钱,修建麻风病院,给截肢者安装假肢,并成立麻风畸肢康复医疗队。他为第一个同名病人安上假肢,却要说:“对不住你,张国成,让你久等了。”他在翻译时,建议将“残废”改为“残疾”,一词之差体现了人文关怀。这是一位多么温情而善良的医生。
除了医生,还有一大批的护士,在麻防事业战线上默默奉献。楼月琴感动于一个瞎眼病人对生活的热忱,决心用最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这些失去亲情的病人。叶宏芬“总是在擦干泪水之后,依然面带微笑地走进病房,无论病人怎样有意无意刁难,她都坦然接受”。她把不能排汗的病人放进大水桶降温,并抬到山洞避暑。汪兰芳坚持几年为病人做康复训练终于让他能够走路,并勇敢地给投井被救出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朱根娣自己掏钱给病人到县城买药,感动得病人都不好意思发脾气。王银燕经常叫女儿给病人做衣服,从来不收钱。太多的护士,太多的奉献,太多的感动。
阅读的过程中,经常被一些发自肺腑的话语打动,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只言半语,折射的,是一个纯净的灵魂对于另一个灵魂的珍惜,是一个高贵的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的尊重。楼歧光说:“每一个生命都是最珍贵的,即便像狗一样苟活的麻风病人。”梅藤说:“医院不仅解除病人的苦痛,更能使其得到心灵的安慰。”一位医生:“他们在这里是病人,但我常常想到他是某个母亲的儿子,他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是他不幸染病而已。”倪启超说:“我一个医生尚且如此被鄙薄,被轻视,被歧视,被喊作麻风佬,更何况那些病人呢?”严丽英说:“心里有多干净,这世界就有多干净。”张国成说:“她们,都是老百姓吧,是人吧”。响彻云霄,感天动地。
地狱即在人间,天堂亦在人间。积极行动救死扶伤,即是佛陀之行。帮助他人离苦得乐,即是菩萨心肠。在漫长的消灭麻风征途上,一批又一批的医生护士,付出了一生的精力。他们从起步开创到深入研究,从减轻病人个体痛苦到消灭麻风病魔,从身体治疗到心灵抚慰,从被迫工作到主动选择,从害怕畏惧到真心热爱,其中的感人之处、非凡精神,实在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存。

作者:多情菩萨

关注苦难,即是宗教的起点。心怀慈悲,便是人间菩萨。每次阅读方格子老师的作品,总是被她的善良与真诚深深地打动,这一次没有例外,而且更甚。她勇敢接受写作任务,大胆面对麻风病人,已经非同一般,而她竟然却常常还要自责,让读者惭愧。她多次在文中流露本性的悲悯,令人动容。“在麻风村采访,我常常会有一时的恍惚……总觉得能够看到生命的真谛”,“无论说什么,都觉得自己充当了高人一等的角色。”“我不知道这一次山顶之行带给了老人什么,只觉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打搅”。“除了愧疚,还是愧疚”。
除了现实的采访,作者更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工作,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那不只是为了完成写作任务,更是缘于对麻防事业的满腔热忱。不只是写一些麻风病人、麻风村的故事完事,更要理情麻风的来龙去脉、历史进程和未来希望。于是,她不辞辛苦,查古阅今,让读者清楚地了解麻防工作的整个世界。通过作者的笔,我们知道孔子学生伯牛是有文字记载的麻风第一人,知道麻风病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知道古代欧洲、中世纪、南北朝时期、清朝、世界各国、各个时期对待麻风的不同态度。
作家没有局限于眼前所见,而是拓宽视野,搜索到一大批相关文献、文艺作品,如《黄帝内经》、《圣经》、《摩西五经》、美国医生保罗•布兰德的书《疼痛:无人想要的礼物》、德国画家菲舍尔的艺术作品《随处漂泊的麻风病人》、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作品《疯癫与文明》、美国医生约瑟夫•洛克的书《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美国人鲍金美回忆父亲梅藤的作品《杭州,我的家》,以及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相关的描述,这些都让作品倍增生动形象。
当然,医学本身的文献是作者仔细阅读的重点,她应该花了大量的心血,看看题目就可以想象。浙医二院院史《百年名院百年品质——从广济医院到浙医二医》,《浙医二院百年大事记》,1995年《杭州日报》的文章《献身研究麻风病的医生——记广济医院医务模范高鲁》,《浙江麻风防治60年》,张国成的《麻风残疾预防与整体康复研究进展》调研报告,张国成在国际麻风大会上的发言《中国麻风现状与对策》,湖南省《桑植县麻风病防治志》,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李桓英的提案《关于立即从婚姻法中取消麻风病人未治愈不能结婚的一节条文的提案》,1994年PBrand教授在第14届国际麻风会议上的演讲,2006年江澄教授在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麻风史研究的意义、现况与方法》,2014年严丽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发言,严良斌教授发表在英国《麻风评论》上的文章,钟英在《麻风季刊》上的文章《一个麻风病人的呻吟》,还有大量的统计数据。这些素材,让作品除了具备文学的生动、深情,更具有了学术研究的严谨与准确。
通过阅读,我们还知道世界上对麻防事业作出贡献的一些名人事迹,如1873年挪威学者汉森发现麻风杆菌,麻风病学之父丹尼尔逊医师倾注心血,义乌人朱震亨在世界医药史上最早记载应用大枫子治疗麻风,印度总统甘地对麻风病重视关注,英国人威尔斯利•贝利为麻风病人奉献一辈子。作者还特地插叙了南丁格尔的光辉事迹和传奇人生,以及特蕾莎修女1979年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的领奖发言,这些都极有力地佐证了麻风事业的伟大意义。国际威尔斯利奖、国际甘地奖、马德海奖,都是对麻风工作者的高度褒奖。
可以想象,作家的写作过程是极为艰辛的,但结果应该是喜悦的。因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看到了麻防事业的日新月异和飞速发展,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振奋人心。1926年中华麻风救济会成立,1987年中国在第4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交《走向消灭麻风》的提案,1988年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中国残疾人康复规划中把麻风残疾人纳入,1998年第15届国际麻风大会主题为《创建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世界卫生组织消除对麻风病及其康复者的歧视和偏见的“全球倡议书2011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央各部委联合发出《2011——2020年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3年17个国家签署《曼谷宣言》,承诺向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进军,2016年第19届国际麻风学术会议将在北京召开。麻风,不再可怕。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