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经典是永恒的照耀

作者:周瑄璞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7693      更新:2016-09-24

  常常见到身边一些人,写出很差的作品自己却浑然不觉。我想,可能是他没有阅读过好作品,从来不知好作品是什么样子,也就没有参照,对比不出自己的差。作为写作者,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优秀作品是人类的财富,是文学的标尺,有着全人类共通的一些密码排列组合。好的作品让你不知不觉融化其中。尽管我们大多数写作者,终其一生的努力无法企及,但我们至少可以远远地眺望它,领略它的风采,让其温暖的光辉照射我们的心灵。
  单是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起伏——流泪、欢笑、欣慰、黯然神伤、怅然若失、扼腕叹息,都让我们觉得那么幸福充实,假如我们再有幸能够写作,能够模仿某一位作家的语言风格,捕捉到他的一缕缕气息神韵,参悟到一些内在气质,当是一个写作者的万幸。起码,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在我们不安的内心里,有过他们的陪伴和抚慰。
  阅读茨威格的小说《心灵的焦躁》时,始终被那种不安和焦躁紧紧控制着、逼迫着。在静夜里阅读,感觉到一种超越极限的紧张、疲惫和焦虑,急于想知道结果,那注定在不远处出现的悲剧——残疾少女与年轻军官的爱情纠葛,接近与逃离的挣扎。还有,急于想知道当封·克克斯法尔伐还只是一个平民时,如何处心积虑地窃取那无助无知、当惯了奴隶的姑娘的财产,而得手后又如何生出一种深切的同情与自责、恐惧与焦虑。
  在《无名的裘德》中,那个不甚讨人喜欢的配角费洛特孙,被描写成一个囿于传统的代表,是裘德和苏姗娜甜蜜爱情的阻碍之一。可当他发现自己的新婚妻子苏与裘德相爱后,决定放苏走,因为他认为,将苏困在自己的身边,“如此折磨一个同胞是错误的”。
  在《海上劳工》中,那个“名声不好”的青年吉里亚特,正当向少女黛吕舍特求爱无方时,黛吕舍特许诺,谁将她叔叔遇难的船的机器从海底打捞上来便嫁给谁。吉里亚特当夜便驾船出海,经过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大海上拼搏3个月,带着沉船的机器,带着对黛吕舍特的满腔思念回到镇上,却发现黛吕舍特正在花园里与新欢商量私奔的事。吉里亚特便设计帮助二人躲过她叔叔的责难平安离去,而他坐在岸边看着那两人所乘的船走远,让大海的涨潮淹没自己的头顶。
  梵高在短暂的一生中追求过两个女人,得到了同一个答复:“不,永远办不到!”在欧文·斯通的《梵高传》中,我们看到许多坚硬如石的冷峻现实。梵高还很年轻就死了,我从另外的资料上看到,他是死于梅毒的。他死前想去跟很多人告别,他说:“无论如何,他生活过的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他想到了一个又一个朋友,包括跟他说“永远办不到”的那些女人,因为,“她们促使他爱上了人世间那些横遭蔑视的人”。
  我们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领略到最多的就是“悬崖状态”,他的故事、人物和情感,都处于一种悬崖状态。那些主人公,就像被作家施了魔法一般,随时面临崩溃。他们凶杀、赌博、绝望、苦闷、贫病……随时可能峰回路转,随时可能身败名裂;随时可能一夜暴富,随时又可能全盘皆输。作家把他的主人公,一个个都邀请到悬崖边上。
  卡拉马佐夫父子和兄弟、梅什金公爵、拉斯柯尔尼科夫、马美拉多夫……这些具有双重人格、充满罪恶与情欲本能、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似乎都受到了他的蛊惑,或者受那长长白夜的干扰,心甘情愿地来到悬崖边,接受作家的遣使,上演着一个又一个人间悲剧、喜剧和闹剧……一切都打碎,一切都破裂,在癫狂中演绎着贫穷和绝望,上演着流血和阴谋,走向崩溃和纷乱。可是,我们分明在这绝望与阴谋中看到了温情和洁白,感到了温暖和宽恕。我们不禁思索,这是为什么呢?
  在小说《白夜》中,寂寞而穷困的彼得堡青年在白夜里陪娜斯简卡一起等待约定好了的恋人。4个晚上过去了,眼看着自己的爱情无望,娜斯简卡投入了这个彼得堡青年的怀抱。就在两个人海誓山盟准备离开河边,奔向新生活时,那失约的人来了。娜斯简卡像小鸟一样在两个人的怀抱中来回扑了两次,最终——不,她心里一直都属于那个人的——拉起那迟到者的手,两个人跑掉了。
  小说结束于第二天清晨,男主人公从噩梦般的白夜里醒来,怀着破碎的心收到娜斯简卡的来信,信中说她就要结婚了。这个一无所有的青年躲在小屋里呓语:“我要把你跟他一起走向圣坛时插在黑色发鬈中的那些娇艳的鲜花掐碎,哪怕只是其中的一朵……哦,决不,决不!愿你的天空万里无云;愿你那动人的笑容欢快明朗,无忧无虑;为了你曾经让另一颗孤独而感激的心得到片刻的欣悦的幸福,我愿为你祝福!”终于,我们流着泪微笑了,因为总是有人来救赎我们人类的道德底线,只要怀着真诚而博大的爱,我们总会看到希望。
  也许我没有必要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梗概再复述一遍,我只是想说,他们夜不能寐苦苦思索的是什么,他们备受煎熬终生不能释怀的又是什么?那闪耀于作品中的不朽光辉,那深深地震憾我们心灵的,让我们在静夜里流泪的,让我们在失败与沉沦中看到希望的,不是阴谋仇恨,不是攻击诋毁,不是将对手打倒再踏上一只脚,而是同情、忏悔、尊严、爱与宽容。
  我们总是很容易就能够从经典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激荡。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时江声浩荡、日夜更迭、钟声复起;冉阿让死去时房间里那个扇动翅膀的天使;顿河边上阿克西妮亚失恋后迅速消瘦;安德烈公爵临死前握着娜塔沙的手说,我爱您……在这些人物身上,无不包含着人类的高尚和真诚、卑微和痛切。所有经典都是为了照耀我们,让我们的心灵更柔软,目光更清澈,胸怀更博大,承受痛苦的能力更强。
  作为写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偏好,阅读也各有侧重。而且,这世上的好作品,我们穷其一生去读,触碰到的也只是冰山之一角、沧海之一粟。但是,我认为,有那么几部作品,有那么几位作家,他们是基石性的,无论你盖什么风格的房子,都需要他们来打地基,就像初学书法时要先临帖。提到这些名字,就让我们感到文学的庄严和美丽:《约翰·克利斯朵夫》《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红与黑》,陀思妥耶夫斯基、茨威格、巴尔扎克、哈代、霍桑、福楼拜……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