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将生命大写在人间

作者:香玉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2490      更新:2014-10-11
——访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迪生

文/香玉

近几年,长篇报告文学《点亮生命》《钢铁生命》《南国高原》在全国赢得良好反响。其书中抒写的主人公都是关于社会典型人物的故事,书中主人公以及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做出了感动中国之举,证明了一个人在社会上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这几部书的作者就是作家刘迪生。

让生命发出最强音

刘迪生于近几年繁忙的工作中,几乎让他留不出时间专门创作,却在业余时间抒写了一部又一部传奇之作。
在他的回忆里,有这样一个片断。当年他读小学五年级,在父亲的辅导和严厉的鞭子督促下,每天夜里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孜孜不倦地学完了初中的数学。升初中时,竟以数学全县第一名、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考上了省重点中学。父亲的作风影响了他,而他眼中的父亲是一位优秀人民教师,为了他的孩子和学生,放弃仕途。尽管父亲对他的教育有些特别,刘迪生说,“在我的心目中,父亲先是一个好老师,然后才是好父亲。”
广州,远古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云山珠水见证了“千年名城,南国明珠”的光荣与梦想。刘迪生在这座城市就读过建筑经济、新闻传播等专业。校园时光是五彩缤纷的,也是令人记忆犹新的。时光如梭,眨眼之间,四年的岁月悠忽而过。1995年7月,他载着美好的梦想告别校园,来到广州市郊——从化。
从化在刘迪生的眼里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充满人生奇遇之地,希望于此实现抱负。他还清楚记得,上班第一天,带着激情和同事加班到次日凌晨两点,这样的时日辛苦忙碌一个月,换来了不足四百元工资。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差距。才华于哪里释怀?委屈自然不必多谈,年轻气盛的他也曾下意识地想离开那个让他失落的地方。当他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人文气息,以及大自然所赋予天地的灵气时,才决定留下来。
后来,他的确爱上了这座城市。他发现:广州从化,是裹在深山里的一块美玉,让人在细味中触摸它的温润。二十世纪末,刘迪生被提升为某机关办公室副主任,三年后又破格提任报社总编辑。

抒写生命传奇

2006年5月,他调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任职。2013年担任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因工作繁忙,他曾推掉过某些书的创作,但最终还是接了几部大工程,那就是《点亮生命》《钢铁人生》《南国高原》等几部报告文学,原因是书中主人公的故事感动了他。
他认为,为这些曾感动过无数人的人抒写传奇,是身为作家的责任。文学就是为社会、为百姓服务,他没有理由推脱和放弃。
刘迪生喜欢文学,那是在中学就感兴趣的事,那个时候就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也为他之后成为作家铺了路。后来,因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真的成了一位名气和实力皆存的作家。
正因为他的文学作品有品味和内涵,再者,他还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作家。当他的作品倍受关注的时候,他也同样成了大家关注的人物。以至于后来接手一部部传记文学,无不以怀着对生命的感动着手创作的。
刘迪生当过记者,采访方面占居优势。但接手报告文学大部头的写作,更多的是体力活,需要作者与采访对象的碰撞,需要大量的采访、走访、阅读,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那可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且与创作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小说可以在某些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加以想象,但报告文学必须以事实为蓝本,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中去完成。尤其不能涉及到某些敏感问题,不能虚夸某个人物,而且,写出来的人还必须像本人,这才是最主要的,也是最艰难的。
“写作是融入时代、走进生活的一种重要载体。”刘迪生说。在刘迪生的笔下,作品赋予了人物鲜活的生命,在非虚构抒写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不自觉地催人泪下。他体验过多角色的人生,感受过那些酸甜苦辣的日子。与那些无数个日子里,每一种职业都是一种人生体验,每一种体验都形成了无法言说的感受。他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不变的是他对那片土地烙下了他活着的印记,撒播了他心灵的观感。
采访的过程是复杂的,写作的过程是艰辛的。正如刘迪生在谈到创作《南国高原》时,他说,“对于这些医书,我很难彻底读懂,但至少让我对癌症这个领域的知晓程度从陌生转变为基本熟悉,让我知道哪些病症轻,哪些病症重。从创作的角度出发,让我知道哪些病例是可以为文学服务的。报告文学是这样,小说也一样。”
故事里的人生,无奇不有。比如《点亮生命》。此书中主人公赵广军,原是一个古惑仔,自从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他就把丰献作为人生最快乐的事。尽管囊中羞涩,十年来也拿出了13万元去解救那种不珍惜生命的人,用休息时间帮教了1200多名“边缘”青少年,他自费创办志愿服务心理咨询热线,把200余名有自杀及报复社会倾向的青年,从“边缘”拉到正道上来。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能改变他人的同时,也把这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多数人的力量就是无限的。在人生有限的岁月里,去无限地帮助他人,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这本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畅销10万余册,也是自然的。
刘迪生近几年一直关注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这些传奇里,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当然,这不仅仅是“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用他自己的话说,要留住历史进程中的感动,以及帮助某些人重构信念。所以,作者把主题转移到了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尊重。《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说,“赵广军的志愿故事,写得很有智慧。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进程当中的关于志愿者、关于人生价值等等的一些思考。”
广州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程道才说给予《点亮生命》一书评价,“作者用了一年多时间跟踪采访赵广军足迹,掌握了赵广军成长经历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以及他成为志愿者后所做的救助他人的大量生动故事。该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写成的,书中所记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做到了真实可信。正是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构成了全书的内容,使作品真切感人,富于可读性和吸引力。”
励志之作《钢铁生命》,是一部让作者花了功夫的报告文学,抒写了国家一等荣誉军人张祖坤的故事。作者采访这位人物的时候,说如果当时没有翻译,他是很艰难完成采访任务的。因为,采访对象讲的全是“雷话”(也就是雷州方言)。                   
感动中国的《南国高原》一书,记述了一位获“白求恩奖”的大夫徐克成。主人公不仅占胜了癌症病魔,还救助了不少癌症患者。作者说,在他写这本书的初稿时,曾罗列了近年来徐克成获得的荣誉称号和奖励,主人公看到之后全部删去了,只保留了一个“白求恩奖章”,还说,“得这个奖,我荣耀,我要像白求恩那样,一辈子为病人做事。”
《点亮生命》《钢铁人生》《南国高原》,书中每一个主人公都是一部伟大传奇,书中的语言、结构、视点等,都是这部书引人入胜的关键。从这几部报告文学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刘迪生笔下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典型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是感动着他人的人。

文学给生命尊严

刘迪生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文人,2014年被广东省作协推荐到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深造,实力可见一斑。
2012年,《点亮生命》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荐为100本好书之一;2013年,该书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且再版两次,连续印刷十次,获全国“百种优秀青春读物”奖、“全国书刊优秀畅销品种”奖。《钢铁生命》列为广东省2013年度重点出版物。《南国高原》将翻译为英文、马来西亚文等多种版本在海外发行,并将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于全国院线上映。
他喜欢卡夫卡、汪曾琪、沈从文等文学大家,他说,“大家都在说我们的时代很浮澡,这其实是和阅读有关的。阅读就像一个人的营养,吃下去的是什么,你就是怎样的人。”如果说阅读能使人智慧,那么写作能使人读懂人生。对刘迪生来说,除了他记录梦想和日常生活的习惯,更是他寻求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
2014年5月,《南国高原》主人公徐克成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一千个作家的笔下会有一千个徐克成,徐克成在刘迪生的眼里,应该是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南国地标性的人物了。
时代需要一种文学形象,无论是从社会意义来或个人意义来说,报告文学或传记文学更是通过文字表达文学思想。刘迪生也以担当身为作家为己任,以记录和见证某些岁月留下的感动的历史痕迹;以非虚构的方式在以人为本的蓝图中描绘出文化的和谐,以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一名作家的追求。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