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亲情悠悠

首页 > 散文 > 亲情悠悠

湖边米粑香

作者:金兰仁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857      更新:2018-02-14

       家乡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自然盛产糯米。糯米原始的做法就是煮饭。糯米饭和着猪肉,柴火焖熟。揭开锅盖时的香味,那是一般米饭无法比拟的。而且,糯米饭锅巴金黄锃亮,香脆可口,无论是口感或颜色,都是普通稻米所不及。
  然而,美味是糯米在家乡流传很广的原因之一,糯米更多的用途是深加工成各种特色副食及酿酒。直到现在,家乡人还习惯将糯米碎成粉,和水做成球状、扁圆及印花的等形状,蒸熟、煮熟或煎熟食用,统称为“糯米粑”,并且视做粑的节日及时点不同,掺和的配料不同,赋予不同的名称,诸如,碱水糯米粑,圆子,蒿粑,生日粑等等,因此,糯米食品不但是改善生活的食材,还是时节的重要点缀和必不可少的食品,糯米像是亲情串起的珍珠,妆点乡亲们心中的亲情。
  每年秋收完成后,劳动强度就会相应减少,有相对空闲时间,加之因农忙,家人久未团聚,主妇们就会以新出的糯米为食材,制造家庭团聚的机会。或是糯米粑煮南瓜,或是碱水糯米粑(水淋糯稻秸秆灰烬后,过滤得来的碱性水溶液,和糯米粉做成的粑)作为主食,配以农家菜,办几桌家宴,家人相聚,其乐融融。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收成及未来的安排,特别是女儿,就会瞅着机会,问询和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冬衣准备情况,为后几天准备父母过冬用品操心。其实,团聚是一方面,亲人间的互动和关注才是主要目的。
  糯米粑是重要的年货。立冬后,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糯米粑。因是年货,图吉利,称之为“圆子”。圆子量大,蒸熟冷却后,放在大陶缸里,浸润冬水保存,以备春节和平常所需。服(杀)年猪时,补做一次圆子,圆子中会加上猪油渣、豆干等馅料。圆子虽小,但它在宴席中是有位置的。无论是家常饭或正规宴席,也不论饭桌上酒过几巡,酒意是否到了,当糖稀炒圆子出现在餐桌上时,等于无声地告诉酒桌上的人,菜已经上完了,要圆杯了。此时,再不懂事的人,都会悄悄地放下酒杯,开始吃圆子和主食填饱肚子,准备散席了。元宵节,吃圆子,除了元宵喜庆的气氛,也有团圆喜庆的“年”过完的寓意,开始准备春耕。同时,一夜之间,家长似乎换了个人了,严厉很多,过年心野了的小淘气,知道要报名读书了,如果不收心学习,定是家法侍候,严惩不贷。
  清明是家族的重大节日。这天,千里之外的家族人,都要回家,到家族长房集中。在家乡,人们认为蒿能治病,健身及驱邪,平日里,做菜食用,清明节时则做蒿粑。蒿粑做法简单,是青蒿的汁液和着糯米粉做成的,有着蒿子特殊气味,关键是蒿粑里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是家家户户清明节必备食品,不敢马虎。
  端午节,糯米又登场了,粽子是端午节必备食品。家乡习俗是节日里那天必须吃粽子,招待客人必须吃粽子,划龙船前必须吃粽子,女儿从回娘家必须带粽子回家等等,如果哪家人不包粽子,不吃粽子,不送粽子,哪家就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
  糯米粑还在一个重要的时点出现,也就是外孙(女)周岁生日粑。外孙周岁生日,外公外婆自然牢记在心。即便如此,亲家母定会提前几天到家拜访,带来几筐染得彤红的鸡蛋,作为礼物送给亲家及亲家的亲戚邻居,以示高兴。同时,会郑重地请亲家到家里做客:“宝贝某天要过周岁了,家里准备了寡酒,想请亲家去看看宝贝,不知道时间凑巧不凑巧?”大家都是明白人,都在盼着这一天。但还是要讲礼数,要不失身份,标准答语是:“宝贝有周岁了?老糊涂了,以为还有几天!” 大有抖一抖上位亲的架势,似乎说完之后,身份骤然见长了许多。
  面子是有了,但少不了辛苦。接下几天,是做外婆外公最忙的时间了,磨糯米粉,蒸印花糯米粑。宝贝生日那天早晨,外婆梳妆打扮之后,告诉儿子说,今天要到亲家屋里去,看看你外甥。儿子心领神会,帮母亲挑起装着两大箩筐的生日粑及礼物,送母亲及姐妹到亲家家里,不过当舅舅的很自觉,将生日粑送到后,打个招呼就会迅速离开。因为外孙的三周,满月及周岁活动都是女人们操办的,是母亲们的特权,男人都会知趣离开,不然会成了女人唱主角宴席上的笑料。因此,即使儿子不在家,外婆指挥着外公送生日粑时,外公也同样知趣,临走时候,假假地说,亲家,真有急事,不吃饭了,嘱咐老婆,代我看看外孙。亲家知礼节,都会顺水推舟地说,你忙你忙,送外公走了。
  外孙周岁,外婆最神气。路上逢人就说,到女儿家喝外孙生日酒去。不时向路人炫耀,做了多少生日粑,置办了几套新衣裳。将到女儿家时,亲家母和着一班女人,抱着宝贝,出门迎接外婆了。外婆抱着外孙,一边将新打制的银项圈,手环和铃铛戴在外孙身上。一边说,外婆想你了,长得真像我姑娘。亲家心领神会,应道:“最像外公外婆。”于是,外婆就陶醉了,分不清左右高低了,半推半就地端坐上席了。在声声甜腻的“外婆”呼声中,在阵阵推杯换盏的嬉笑声中,喝下杯杯糯米酿成的水酒,醉眼朦胧,全然不顾女儿的眼色,不断地安慰自己,在女儿家中喝多了又不丑,今儿高兴着呢!
  
   二0一四年九月六日于家中随笔。

下一篇:石磨的记忆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